南正街105号民居:开远最美文化空间精彩呈现

文章来源: 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3/12/19  浏览次数:1

南正街105 号民居为土木结构硬山顶、二层走马转角楼青瓦瓦顶的四合院。建筑格式正房三间,两耳三间,东过厅两间,一间开门,一间设楼梯。正房堂屋檐枋、耳房吊柱、二门檐枋有福从天降、缠枝卷草、金瓜等简洁雕刻。二楼走廊扶栏机制栏杆民国风格鲜明,天井青砖漫地,为开远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幢传统民居四合院之一。是开远市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让文物活起来。开远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远市文物局)以“保护、传承、发扬、交流、传播”为原则,全力保留原地保护文物主体建筑风格和特色,最大限度的保持文物建筑原貌,激活其生命力,揭示其时代价值,使它们释放出更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2012年确定为开远市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

——20195105号民居先进行整体拆卸、保存,遗存构件编号做好保护工作,随后进行迁建保护; 

——20234月迁建完成,通过验收;

——202310月进行活化利用设计,让文物的活力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活化利用后的105号民居正房一层为抱朴堂、西厢房一层为怪之艺琢木坊、东厢房一层为咖啡书吧。正房二层为丽缘葫艺工作室,西厢房二层为党建文化室,东厢房二层为剪纸缕艺坊。

目前,剪纸镂艺坊、抱朴堂、怪之艺琢木坊、丽缘葫艺工作室已经分别有4位主理人带领其创作团队入驻,他们将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定期开展青少年学习体验活动,拓展开远文化新空间,打造游客沉浸式文化休闲体验的新天地。

 

 

 

△剪纸镂艺坊主理人董庚华,从剪窗花到剪团花,到创作雕刻艺术品,她制作的一幅幅剪纸灵动有趣、蕴含深意,作品深受欢迎。作为手艺人,董庚华20年的坚守,不曾放弃对作品内容的创新,不曾放弃对技艺更加纯熟的运用;做为守艺人,她也始终相信,这门手艺能让大家在动手的过程里,获得快乐。

 


 

 

 

△抱朴堂主理人王一夫,人称“小树先生”,他十年如一致力于推广古琴文化,多次开展古琴公益讲座,擅长古琴制作、古琴教学、大漆髹漆工艺,因材施教的教学风格,深受古琴爱好者和学生的喜爱。

 


△怪之艺琢木坊主理人“老怪”,本名徐连强。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徐连强,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喜好和悟性,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木雕,陶艺,绘画的创作和研究。2013年师从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邢立军,技艺更有了精进。2014年组建“怪之艺琢木坊”工作室,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丽缘葫艺工作室主理人赵丽,有“葫芦姐姐”之美称。,她通过阳刻、阴刻、镂空等工艺,将原本普通的葫芦做成生活中适用并且具有艺术气息的葫芦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组成了具有中国韵味的灯饰品,拓展了民间艺术品的商业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之道,让历史与现实在城市中交相辉映,既是推进城市更新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105号民居的活化利用是开远市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开远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远市文物局)将进一步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结合南正街主题街区内的九天阁、阿迷县立中学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挖掘开远历史名人故事,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将文旅创意、城市记忆、休闲娱乐等相结合,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IP,让时光里的文物“活”起来,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传承传统文化,讲好开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