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历史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10  浏览次数:1

  开远位于云南省东南、红河州中东部。东邻文山州丘北、砚山两县,南接个旧、蒙自两市,西毗建水县,北隔南盘江与弥勒县相望。依托昆明,面向东盟,处云南省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自古是通衢要冲,军事重镇。 

  开远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小龙潭发掘出土距今800万~1500万年的腊玛古猿化石,在证实滇中高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的课题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远古开远地域相较概念,夏、商、周属古句町国范围,人群聚落,称阿宁蛮,彝语成音“阿迷”为开远旧称。先秦时期属滇国领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毋掇县,始有建置。至宋南诏、大理国开设最宁镇,现详尽行政区域,现区划基本沿用清代雍正年间“南北广距八十里,东西延袤可以三倍”地域范围(1958年,划653平方公里归文山等周边州县以缩小农村区域后,形成今天开远国土面积1950平方公里)。1932年,更名为开远,寓为“四面伸开,联结广远”。1950年1月开远解放。1981年11月,撤开远县建立开远市,乘着改革开放春风,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开远民风淳厚开化,家国情怀浓郁。汉、彝、苗、回、壮等各民族融合发展,团结进步。明进士王廷表(号,钝庵)兴办义学,建状元楼迎请谪滇大状元杨慎(号,升庵),合纂第一部地方志书《阿迷州志》,两人一夜所赋“双百梅花诗”荣耀古今。清末回族将领马维骐挥师越南大破法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少有的胜利。五四时期,开远籍进步青年王有德考入北大,与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共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探寻救国救民真理。1928年中共云南省工委在开远火车站建立党的地下特别支部,组织领导铁路沿线的工农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抗战时期,开远遭到日军7次飞机轰炸。开远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日,2000余热血男儿加入滇军60军、58军奔赴前线,占当时总人口的2.1%。1338名开远籍官兵参加了台儿庄、武汉、长沙会战, 224人英勇就义,后张书绅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 “云南第一抗战英烈”。1942~1945年,开远600余名各族青年参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大部分阵亡。解放战争时期,地方人民武装“边纵”护乡十二团、九团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月18日解放开远,迎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远各族儿女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前赴后继,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树起一座座历史丰碑,彪炳史册,光照千秋。近年来,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军民共建进一步融合,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开远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909年,滇越铁路的国际列车呼啸而来,掀开了开远从荒蛮落后的刀耕火种舞台奔向璀璨耀眼的工业文明大舞台的隔幕。开远作为中国境内最大二级站和最中间站点,成为云南重要交通枢纽。伴随着飞驰的列车,商贾劳工云集,商旅、邮电、采矿、手工等行业迅速发展,滇越铁路开通的7年间,境内人口由5万猛增至8万,为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开远一跃成为云南现代工业文明前沿阵地,成为仅次于昆明的货物中转中心,成为新中国战略物资布局点,电厂、解化厂、水泥厂等一批批大型工厂在开远落地。近年来,开远市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以园区经济为突破口,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轻工业产业园、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及开远小龙潭化工园区趁势而起,绿色食品、电子信息、轻纺加工、能源、环保建材、现代化工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落地生根,开远正逐步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发展”。  

  近年来,开远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开远市成为云南省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在主动应对挑战中保持定力,在抢抓机遇中有所突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跑出跨越发展加速度,创造了加快发展的“开远速度”,孕育了说到做到、说干就干,攻坚克难、干就干成的“开远现象”。经济保持高位增长,各种殊荣纷至沓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云南省首批文明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国家级、省级、州级荣誉不胜枚举,每一项殊荣都增强着开远人的自豪感、自信心、使命感,提振着开远转型创新、跨越突破的精气神。 

阅读下一篇

开远市文化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