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治理,一手抓提升城乡居民的修养。脏乱差的现象,归根结底,乃人之所为。这里在清理打扫,那里在乱倒乱扔;这里在拆除违章建筑,那里在乱占乱盖。何时了了。因此必须治本,也就是要灌注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思想理念;营造维护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树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文明新风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的人来说,依然具有警醒的意义。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古人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也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行动。这些都应该给我们以启迪。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其本人学习、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培养“开远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环境关乎你我他,整治环境靠大家”的家园情怀。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大的家园里,不要把自己的家园搞得脏乱差。要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要让每个人都明白,那种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丢的行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古人尚且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现代人更不应该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强加于人。我们怕踩到水果皮而跌倒,为什么我们还要乱扔果皮呢?我们讨厌门前屋后垃圾成堆,为什么我们还要乱丢乱倒垃圾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应该是一个明事理、讲文明的人做的事。
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我们的一举一动关乎到众多的人,关乎到开远城乡的环境,关乎到城市的形象。我们都是主人公,我们应该为提升开远的人居环境作贡献,为我们生活的家园添光彩。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承担起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个影响俩,两个影响仨,人人都是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个个都是环境卫生的维护者,文明新风就一定会树起来,开远的城乡人居环境就一定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