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务要闻

“开远速度”的幕后引擎——我市以“放管服”改革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纪实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16 浏览次数:

  在刚刚公示的全省2016年县域经济十强县名单上,我市再次榜上有名。

  继2015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之后,我市发展势头迅猛。今年上半年,全州上半年经济工作会在我市召开,不少参会人员在参观了凤凰山整体城镇化项目、开远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和开远现代高效农业园之后表示,开远老工业基地发展速度正在加快,让人刮目相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多年一直拖后腿的二产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24.5%。几项重要指标增幅迅猛,发展后劲增强。

  “开远速度”的背后,是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产业转移调整、推进供给侧改革机遇,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重点,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机制,努力构建行政效能高、资源配置效率好、发展软硬环境优的良性发展机制,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带来新动能。

 

聚焦痛点以“一章入园”破解项目落地瓶颈

  “我们做企业,最怕的就是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浪费了大量精力,但是在开远,一章入园,简单高效,根本不需要我们到处找门路、走关系。”位于我市高效现代园区的红河创森公司副总经理朱剑非说。

  我市高效现代农业园2016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组团从园区土地流转、园区规划、项目审批、协调融资等方面全方位服务,短短8个月时间,已完成投资4亿元,一期5000亩核心区基本建成,16家行业领先企业入驻园区,9家企业产品上市,实现了“企业审批不出园、不让麻烦找企业”。

  市场苦“审批发证”久矣,改革就要直面这样的痛点。我市制定出台非公有制企业“一章入园”暂行办法,快速审批,限时办结,切实解决行政许可“公章四面围城、公函长途旅行”问题。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一章入园”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根据企业入驻意向,结合产业规划布局,明确责任部门,对企业入园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农林业、新能源、机械、纺织、信息产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有色金属、轻工等八大行业,且有意入驻园区的产业项目,实行组团服务,牵头部门对入园申请进行初审,并召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经过审议后,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不同意入园的,也要以书面形式答复申报企业并说明理由。一旦企业入园,各部门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手续。比如环保局办理环评登记表的,必须1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理环评报告表的,14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理环评报告书的,2个月内办结。通过压实各职能部门责任,加快入园项目落地。

  通过短短两年时间,我市新建成2个工业园区、1个农业园区,正在建设1个生活物流园,入驻我市各类园区的企业达到58家。

 

聚焦堵点以“一站式并联审批”让审批更便捷高效

  针对现行行政审批条块分割、相互制约导致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统筹差、环节多、时间长,影响建设项目快速落地的“堵点”问题,设立“开远市投资项目集中审批联合办理窗口”,将发改、工信、住建、环保、国土、消防等12家投资审批部门集中到窗口开展审服务工作,实现“一站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对社会投资项目,由市政务服务中心发改“窗口”受理,在2个工作日内将项目申报材料分送相关前置审查审批部门,对在同一阶段同一部门实施的多个审批事项实行内部并联,能快则快、能短则短;涉及跨层级的审查审批事项,由本级相关部门牵头负责,2个工作日内将有关审批材料分送系统内相关层级的部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部门按承诺时限办结并送交行政服务中心,由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出件送达项目申请人,在申办材料符合标准情况下,确保审批时限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来办事的企业比以前至少可以少跑2-3次,节约5-13天。如开远市热电汽循环利用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在申办材料符合标准后,审批部门2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半年时间建成,现在已有34家企业入驻生产。推动投资项目集中审批和网上三级联动审批,集中受理报件,及时传递审批信息,变“业主跑”为“网络跑”,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2016年以来,全市落地开工建设项目增加,审批效率提升,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报批项目552个,审批事项763件,实现100%按时办结。

 

聚焦难点以“四个一机制”整合资源要素

  在我市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时盛工贸公司总经理杨保亮曾经在凌晨三点拨通了园区干部朱成云的电话,请他帮忙解决停电问题,朱成云二话不说连夜协调,在天亮之前解决了问题。“企业最需要的,是政府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政府为企业提供的帮助,让我很受感动。”杨保亮说。

  对企业既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我市实施“一张图、一本账、一组团、一盘棋”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以项目分类、投资规模、资源统筹、时限要求等要素分类,列入年度重点实施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组团服务”项目建设,倒排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整合资源要素,蹲点推进项目,确保项目有人抓,措施有落实,进度有保障。“四个一”工作机制要求“一组团”成员必须转变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在园区发展上,做到“一线办公、一线服务、一线解决问题”,变“企业上门求助”为“政府上门服务”。园区干部24小时驻守,随时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领导包保联系制,今年以来,15名市级领导直接包保联系176家企业,实行定人定责、全覆盖的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项目、政策、融资等实际困难,以服务促增长,上半年上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投资中存在的困难问题203项,协调贷款资金10.2亿元。

聚焦关键点

以“一盘棋督察”

确保服务“跟到底”

  推进“放管服”改革,关键和重点在干部,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改革的成效。针对干部作风问题,我市开展“转思想、转作风,提升执行力”“两转一强化”专项整治,提振干部精气神。为加速项目推进,实施“一盘棋”大督察,对符合入驻条件的产业项目,全部纳入督察考评,强化实效督察。项目组团以年为单位,制定倒排出年度工作、进度计划、每月进度计划,提交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大督察考评办公室。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组长的4个督察工作组,实施每月抽查督察、季度考核、年底算账。对工作存在问题的,采取通报、曝光、约谈、责令整改等方式限期整改,提升全市跨越发展的工作效率。2016年,开展督察200多次,发出督办通知40余份,对落实不力的市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和处分,实现督查考评直接到人,把督察考评的“紧箍咒”戴到每个干部头上,有力促进了项目推进。

  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2016年,我市新登记注册各类企业2909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31户,同比增长55%;新增私营企业721户,同比增长39%;新增个体工商户2065户,同比增长12%;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7户,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开远新增纳规工业企业5户,全年计划纳规12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初步显现。

  更快的速度、更低的门槛、更优的服务,“放管服”改革加速了开远经济的振兴。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产业二次创业行动,制定好时间表、作战图,力争2020年实现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全力推进转型升级,跑出开远跨越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