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州第八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努力成为全省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排头兵,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5年,我州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科学发展、奋力跨越,既要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发展动力转化,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我州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深度挖掘创新的源头,让更多的智慧变成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主体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吸纳和运用能力。
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红河人已在路上。“十二五”期间,我州以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磷化工、煤化工、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主要支柱产业及其龙头企业为重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升级。
5年来,我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云南省科技小巨人7家,初步建立起企业创新主体。
此外,我州还建立起古德生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认定云南省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等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引领带动红河州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就在几天前,红河大地传出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受科技部委托组成的专家组,对位于个旧市大屯镇的百亩连片杂交水稻示范项目进行实地测收,在随机抽取的3个地块中,平均亩产达到1088公斤,继去年以平均亩产1067.5公斤突破世界记录后,该基地再次刷新世界亩产记录。
这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原繁育示范中心一直承担着的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项目,为今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州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加强示范带动,强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着重建设好1个核心区、3大示范片区,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农业,有效提升了产业质量和效益,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脱贫步伐。
如今的红河,各行各业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创新”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关键词: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
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把产业园区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再兴一批产业、再创一批品牌、再造一批流程、再优一批服务,推动产业链专业化集聚、上下游配套和高端化发展。支持特色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未来的发展,我州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打造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为实现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5年,将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新材料和信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现代物流6大重点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为方向,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推进产业聚集、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格局。同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加大产业培植力度。
加快推进北部国家级百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实产业转型升级,以延长产业链配套发展突破产业转型,以技术标准升级推动产业转型,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体现转型升级,做强壮大园区经济,提升红河工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抓好“五区一带”建设,丰富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内涵,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创意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
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激活存量与做优增量的关系,推动烟草、冶金、能源、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红河,已经吹响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集结号,并把创新写在了红河发展的旗帜上,让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