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绿增绿用心思,染出青绿底色。一是增绿有方。把立地条件相似的小班区域归类后共设计7个造林模型,每种造林模型选用树种平均5种以上,采取混交模式,延长管护期并将抚育管护次数增加到5次。2023年全年开展绿化造林5.4万亩,完成计划投资4860万元。撬动多方力量,开展主题多样,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全年完成义务植树60余万株,15万人参与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二是管绿有力。以林长制为抓手,市级林长协同警长、河长、法院院长、检察长“五长”联动,实现网格化管护森林资源,其中,河长制专管员及河库站职工巡河与巡林工作统筹开展;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辖区派出所及相关部门深化警种合作、强化部门联动,侦破林业刑事案件28起;市人民法院同步开展法庭下乡、进村等形式多样的巡回法庭,审理森林火灾刑事案件3起、判决犯罪人员3人;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森林火案公益性诉讼1起。

活绿用绿铆足劲,加重含金份量。一是林果增收。2023年投资1000万元开展2万亩林果上山种植项目,派出技术指导人员指导种植51次,栽种项目完成后,联合第三方公司及时开展验收。目前2023年2万亩林果上山种植项目已全部验收达标。定期到乡镇对农户进行无公害林果产品生产宣传,并开设林果栽种技术培训班,强化对全市林果种植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无抢青、化学催熟和化学制剂浸泡漂白青果等现象出现。二是惠民助企。2023年全年聘请脱贫户护林员261人,以工代赈,全年发放护林员劳务费139.49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定期安排技术专员深入各育苗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形成从种子到出售一条龙技术服务,2023年共深入苗圃开展病虫害防治检疫指导37次,目前全市观赏苗木种植面积2.8万余亩,全年全市生产以凤凰木、云南松和清香木等为主的苗木达1000万株,引进和繁育乔木、灌木、地被及观赏植物品种超过200个。

描绿绘绿使巧力,涂浓生态亮色。一是资源保护。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局定期开展突击检查10次,全年解救与收容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336只(头)。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做好野生动物肇事评估与理赔工作,2023年全年发生野生动物肇事34起,涉及赔付金额4.5余万元,目前已全部赔付到位,通过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交易与做好野生动物肇事赔偿有力保护了辖区境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二是生境守护。聘请48名河长制专管员和47名湿地管理员从源头上对全市湿地实现网格化管理,加强对重点湿地区域的巡逻检查,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落实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4.56%,累计开展系统性湿地巡查监测保护4次,未发现破坏湿地资源行为,未收到国家级和省级转发要求查处的湿地违法图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