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走实走深,市卫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为企业出实招解难题,进一步优化我市医疗机构、企业发展环境,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党建服务上门
一是强化“党建指导”。开展“两个覆盖”摸底排查,向暂未建立党组织的民营医院指派党建指导员4人,实现民营医院党的组织覆盖及党的工作覆盖100%;挂包指导民营医院的领导每年开展常态化调研、谈心谈话、专题党课5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个。
二是实现“组织共建”。市委卫健工委按照地点相邻、业务相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单位,建立“公立+民营”的3个区域化组团式“红色联盟”,形成公立医院帮带联盟医院长效机制,实现“公立+民营”政治理论共学、优势资源共享、实践活动共办。8月以来,“红色联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交流学习活动9次,服务群众880余人次。
三是落实“活动共联”。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卫生健康120”行动,整合163家公立、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力量,开展大型义诊及志愿服务活动120场,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积极融入城市基层党建。
宣传培训上门
一是落实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包保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干部职工参与工作机制,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科室45名干部职工分别挂包163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治理、院感防控规范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政策知识宣传培训3000余人次。
二是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宣教。组织对全市246名放射工作人员和4200名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开展普法教育主题宣讲及宣传咨询活动128次,发放宣传资料6600余份,组织知识答题竞赛5700余人,职业健康警示教育活动6次,专题讲座10次。
三是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下沉一线,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联系与包保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听取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走访272家企业,对企业或个人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靶向施策、分类诊治,为群众办实事80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3个。推动惠企政策“应解尽解”“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管理服务上门
一是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申请进行精准指导。主动送服务上门,对科室设置、诊疗流程、人员配置、设备及技术准入等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认真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前置审核工作,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目前,完成6家医疗机构申请的前置指导。
二是深入卫健综合监督执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梳理调整卫生健康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打击相结合,规范医疗市场秩序。截至目前,查处违法案件120起,下达监督意见书120份,查处非法行医点23处,立案5件,其中移交公安机关办理1件。
三是落实基层党建“零距离”网格化。挂联小区楼栋6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双报到等载体,推动基层党建与“网格”有机结合,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微服务”认领“微心愿”等活动,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实事,帮助解决挂包小区个别住户多年在公共区域堆放垃圾废物的问题,实现挂包小区楼栋服务全覆盖、零距离。
纾困服务上门
一是精准帮扶企业。深入帮联企走访调研,倾听企业发展需求,详细了解社会办医企业的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规划等,筹措资金购买疫情防控物资支持61家民营医院。帮助3家民营医院申报政府贴息贷款;协调指导工人医院开展二级专科医院创建申报工作;帮助解化医院申请落实减负降税政策。
二是组织职业健康专家团队对24户重点企业职业健康精准“把脉问诊、排忧解难”。深入107家企业,围绕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逐家精准“把脉问诊”,逐条开出治病健体“良方”,指导企业落实职业卫生监护责任、健全制度、完善规程、查找隐患、分析风险、研究防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和隐患。
作风就是力量,实干成就梦想。开远卫健系统将持之以恒抓作风提效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干实事、干成事为导向,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以务实的作风,做到真下基层真干事,问需于民办对事,用心用情办成事,切实精准有效助企纾困,以好作风为人民群众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