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我市以“三点”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堤

来源:开远市水务局 发布日期:2022-09-30 浏览次数:

  我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目标,时刻严阵以待,筑牢思想防线,紧抓关键节点,以“三点”抓好防汛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夯实支点,筑牢防洪责任堤。一是对山洪灾害隐患点、水库“三个责任人”进行培训,及时更换了全市109个山洪灾害隐患点、19座水库、11座水闸、5条河道堤防“三个责任人”公示牌,不定期抽查值班值守人员在岗履职情况。二是建立“叫应机制”和包保责任制。聘请109名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对全市山洪灾害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确保每个山洪灾害隐患点都能“叫应”。同时,针对山洪灾害隐患点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群众,建立了村党支部“点对点”结对帮扶转移方案,遇有险情,由帮扶党员组织提前转移。三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督促水利工程防汛“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防御各级责任人履职到位。同时严格执行信息报送纪律,主动投入防汛减灾“硬仗”,自觉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筑牢防洪“责任堤”。

 

  二是清除盲点,织密隐患排查网。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的原则,加大山洪灾害隐患点、水利工程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巡查力度,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贯穿整个汛期始终。一是重点巡查。由市级四套领导带队,组成10支由市应急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及7个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山洪灾害隐患排查组,对全市各乡镇(街道)的隐患点、水利在建工程等开展排查,防患于未然。二是强化日常排查。市水务局、市应急局组成排查工作组,对全市所有村组开展地毯式排查,对全市存在安全隐患的村组及地点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经排查,全市共有109个山洪灾害隐患点。同时,加大山洪灾害隐患点日常巡查,将隐患排查贯穿于整个防汛期间,不间断开展隐患排查,抓早、抓小、抓苗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市水务局共出动排查队伍25支,出动人员258人次,排查86次,确保了万无一失,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 

  三是把握重点,打好安全度汛精准战。一是打通山洪预警“最后一公里”。建立开远市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和群测群防体系,着眼于“早”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2022年,已向相关责任人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41413条次,提前让各级责任人及人民群众了解了气象、水情、雨情等重要信息。二是紧盯水库安全度汛。目前全市19件水库蓄水4672.7万方,蓄水率70%,比去年同期多蓄593.7万方,比历年同期多蓄1421.7万方;市水务局安排专人专班紧盯水库安全度汛,确保防汛“三个责任人”到岗履职,全面落实各项度汛措施,规范水库调度运用,严禁水库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加强水库巡查和大坝、溢洪道等重点部位监测,做好防汛物资和队伍的提前预置,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上报。三是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以来,共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1453万元,实施了鲁姑母、水塘哨、向阳、红地、远近冲、勒白冲6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四是严防中小河流洪水。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发展变化,加强与水文、气象部门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严格执行堤防巡查防守有关规定,提前落实巡查和抢险力量,对险工险段、新建堤段、穿堤建筑物等薄弱环节重点关注、重点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