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远市司法局组织和引导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建好“三大”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有阵地
一是在我市市区、7个乡镇(办事处)、78个村(社区)建成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实现实体平台的全覆盖建设。二是由省司法厅统筹法律专业人士及我市法律援助律师接听热线,为群众在线解答各类法律问题,实现“12348”热线全面推广。三是为各村委会(社区)配备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引导办事群众通过网络了解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实现“12348中国法律服务网”全方位运用。

配强法律顾问,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有人干
一是制定下发了《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远市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方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统筹安排全市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53名法律专业人员分别担任全市7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了村(社区)法律顾问的高标准配置,规定每年服务时间不低于50个小时。三是对7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23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对法律顾问的监督管理。

做好惠民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有成效
一是组织我市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全市7个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居民小区为当地群众宣讲《民法典》18场,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20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17人次,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二是搭建开远成都商会与云南兴津律师务所,开远市浙江商会与云南法砝码律师事务所,开远川渝商会与云南正朗律师事务所合作平台,建立“万所联万会”制度,由律所对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法律服务,让投资者和企业家能更加便利、高效地投资创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三是组织开展“公证下沉,服务基层”主题活动,由市公证处公证员每月轮流到一个乡镇开展驻点公证,变群众跑为干部跑。驻点办证活动期间,共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3场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办理并办结公证案件4件,现场出具公证书,现场解答群众咨询7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