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的随意停放问题一直是影响市容市貌的“顽疾”之一,部分市民图方便,随意将电动车、摩托车停在路边、人行道、绿化带等地方,不仅影响道路环境,对行人通行造成不便,还会威胁到交通安全。为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停车乱、取车难问题,实现停放秩序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维护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市住建局在重点区域道路重新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在合理区域内拓展停车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定人管理,内设外管、“动”“静”结合,逐步解决非机动车无序停放及无处停放的问题。
规范设置停放。一是对全市主次干道进行“拉网式”摸排,及时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内部标有示意停车方向的箭头和自行车标志。目前开远市城区祥云路、建设东路、建设西路、河滨路、智源路、灵泉东路、临江北路等路段均设有非机动车停放点,共计1230余处。同时,结合各项巡查检查,及时补划不清晰、有磨损的标线。二是约谈美团“共享单车”在开经营部,要求采取相应新技术、完善共享单车管理制度等措施,引导市民整齐、规范、有序停入固定停放点,最大限度降低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行为,维护市容市貌及城市文明形象。督促美团运营商规范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1000余处,并责令8月底共享单车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积极督促市融合公司在校园等人群密集场所人行道规范施划停车线884米、车位382个,保障周边交通安全。
联合监管执法。一是我局联合交警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坚持“打”、“教”结合,日常巡查不间断和错时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加大人行道等城市道路车辆乱停乱放执法整治力度,保持道路通畅。二是进驻交警违法处置中心,联合受理乱停乱放案件。2021年以来,共规范、教育处理乱停乱放车辆6130余辆次。
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在容易发生乱停乱放的路段加强巡查值守,劝导广大市民养成自觉遵守城市市容和城市交通秩序,养成“停车入位”的良好习惯,为营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环境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