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开远市“五用”抓实农村饮水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8-24 浏览次数:

开远市以“五用”抓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水质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农村人饮保障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人饮安全常态化排查

 

一是“细”字用心,强化人常态化巡查。针对人饮安全工作点多面广、工程小而分散的特点,市水务局组建7个人饮保障工作组,对全市7个乡镇(街道)所有村民小组进行农村饮水全覆盖巡查,及时掌握水源点、水质、水量、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各村各户饮水、用水方便程度等情况,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到村到户。截至8月16日,累计派出992车次1551人次,对全市7个乡镇(街道)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进行全覆盖大排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二是“严”字用功,抓好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力度,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夯实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基础。2021年,计划投入782.54万元,对全市7个乡镇(街道)27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的农村饮水安全进行巩固提质。截至目前,已完工14个村组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成200立方米蓄水池1座、50立米蓄水池1座,沉沙池1个,进水池1个,打深机井1口,安装更换管网14870米,安装消毒净水设备3套,更换深井水泵4台、电机2台。同时,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进度跟踪,确保人饮安全工程按质按时竣工验收。

 

群众投工投劳参人饮工程建设

 

三是“实”字用力,多形式推进工程建设。群众饮水、用水等不得,也等不起。为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开远市结合实际,该由施工队建设的由施工队建设,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多形式建设供水工程。如碑格乡他冲村民小组发挥“财力不够人力补,水泥不够石头补,男劳力不够女劳力补”的碑格精神,组织全村男女老少130余人,通过抬水管、挖埋沟,将5公里的管道从新水源点接通到每家每户。今年以来,共组织发动群众945人次参与人饮工程建设。

四是“测”字用情,抓好水质提升。成立开远市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依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现有专业人员、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加大全市农村人饮水质监测。乡镇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两级”水质检监测,水厂化验室每日负责检测9项水质指标,市疾控中心每月负责检测34项水质指标,层层把控关键环节,时时掌握变化情况,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如羊街水厂,为保证供水质量,采购国内一流生产设备,进水、加药、制水、消毒、反冲洗等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从源头进水到终端出水,每道工序均可实时观看视频监控画面,水质、水量和水压全程精确控制,确保供水安全、可靠性。单村集中供水工程采取巡查方式和定期抽样检测方式,保障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羊街水厂技术员检测水质

 

目前,已对全市436个村组水质开展检测,实现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五是“管”字用劲,抓好工程后续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系,是解决部分项目长效管护机制缺失、供水量长期不足、水质保证率低、“有工程无人管、有管理无效益”等问题的关键。一是明确管护主体。开远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对集镇集中供水工程,推行企业化运营和专业化管理模式,水质监测、供水保障、管道维护等事务由公司负责;其他规模较小工程,由市水务局指导制定管理办法,交由乡镇、村组进行管理。二是以制度促管理。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建后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指导全市7个乡镇(街道)制定饮水安全工程建管方案,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节水、用水等规章制度,杜绝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人饮工程管护的主体作用,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费收缴、水源地保护等纳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使用、自我受益的意识。三是建立农村用水收费制度。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指导各村组制定村组的农村饮水管理办法和农村人饮收费标准,有效推进人饮工程良性运行。目前,我市全部村组均建立农村饮水工程管护办法和用水收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