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着力打造干净、宜居城市人居环境,我局将精细化管理工作融入到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美丽县城”创建、爱国卫生“7+3”行动等工作中,同部署、同促进、同落实,主动作为成立“住建精细化管理微信群”,强化组织领导,整合部门力量,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聚焦城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细节问题,强调问题反馈及时性和有效性,形成信息闭环、事事有回应的常态化处理机制,用“绣花工艺”整治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020年,共整改回应城市管理问题共计2800余条,自检自查问题1178条,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初见成效,有效提升我市城区市容环境面貌。
持续巩固环卫管理水平,“绣”出城市保洁质量。不折不扣执行“六清、四无、两洁、一通”作业标准,重点从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垃圾箱保洁修缮及厕所管理等方面提升城区保洁质量。以每月4次的频率开展“环卫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分区分块分点对城区道路、背街小巷的道路、垃圾分类亭、垃圾箱进行彻底大扫除,在扩大保洁范围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同时,在每日两次洒水降尘的基础上,不定时对城区主要道路、污染路面进行高压冲洗,进一步保证道路路面、城市环境卫生洁净。将生活垃圾和粪便统一收集、清运、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清运率达到100%。今年以来,共处理环境卫生问题300多个,清理死角垃圾堆100多处,更换垃圾箱100多个,共出动400余车次1000余人次冲洗街道200余次,清理各类裸露垃圾、泥沙近百吨,我市城市卫生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提高园林绿化管养水平,“绣”出城市靓丽风景。在保证“四季鲜花不败”、“见缝插绿不漏黄土”的基础上,在做好枯枝落叶清理、病虫害防治及林木修剪的同时,做好市政工程、入城口的绿化美化、植被管养等园林建设工作,毫不放松对城市公园设施维护、日常管理,并加设特色花箱,于各主要交通道口放置隔离花箱以替代传统隔离带,坚持做好花箱翻修、鲜花更新工作。补植绿地面积11361.8平方米,换栽鲜花22万余株、种植地被植物25万株,新增特色花箱398组,增设隔离花箱1900米,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城市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绣”出城市服务功能。实行分解工程、分区划段、落实任务、责任到人的办法,加强市政设施巡查力度,对灵泉东路、河滨路、建设路等主次干道进行道路路面、人行道、路沿石等设施的小修整治、中修改造及功能性恢复。在坚持路灯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全面普查市管路灯设施,进一步加强现有路灯设施数量、分布、寿命等使用情况,对设施易出故障节点路段提前监控处理,做到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不超过24小时。保证自来水设施设备维修速度,抢修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抢修工作,尽快恢复供水,保障市民用水。同时,结合爱国卫生“7+3”专项行动,坚持实用与美观并重原则,扎实推进洗手设施全配套行动,完成道路修复约48000平方米,侧缘石起垫、修复1200余米,清掏雨水井检查井2000余座,疏通支管22000余米,换补井盖井篦200余套,整治防沉降检查井160余座,抢修漏水管网487次,更换供水井盖14块,维修消防栓31次,已建成标准洗手设施332座,有效实现“路面平、排水畅、用水便、路灯亮、设施齐”的目标。
强化公共空间管理力度,“绣”出城市生活秩序。实行区域责任制,集中治理城市立面,根据户外广告设置排查情况,集中力量拆除破损、陈旧的户外广告,同时像向背街小巷、城中村、居民小区延伸,有效清除“牛皮癣”小广告,进一步督促落实城区临街商铺全部重新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积极引导市民和商铺参与开远城市管理。加强占道经营、占道停放治理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打”、“教”结合、日常巡查与错时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设置临时摊点摊区规范“地摊经济”,积极督促规范设置共享单车、摩托车、自行车停放点,加大人行道等城市道路车辆乱停乱放执法整治力度。同时,从严管理凤凰湖、湿地公园等公园内钓鱼、捕鱼行为的巡查监管,加大随意遛犬行为的教育和整治。目前,共签订“门前三包”和悬挂责任牌5900余份;教育处理“门前三包”执行不到位的店铺、商户510余家,处置占道经营14600余起;规范设置摊点摊区2个,可容纳摊点1600余个。拆除各类破损、陈旧广告300余处,面积4200余平方米,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23400余条(处)。督促运营商规范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1000余处;规范、教育处理乱停乱放车辆3450余辆次。制止教育钓鱼、捕鱼行为350余起,收缴各类鱼具100余件。处置违规放养犬只1600余起,收捕流浪犬20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