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格乡架吉村位于开远市偏远的高寒山区,环境恶劣,少数民族居多,文化水平较低,部分群众甚至不通晓汉语,种植藠头是主要经济来源。2019年的中秋,历经两年半的藠头买卖合同纠纷案迎来了喜人的结果,开远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给这个贫困的乡村呈上了暖心的援助“月饼”。
2016年12月中旬,碑格乡架吉村3位农民到援助中心反映,有40余户农民将辛辛苦苦种植的藠头卖给老板杨某,三年都未能收回藠头款,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市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决定为农户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律师负责承办此案,于2017年1月向市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于同年2月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在2017年12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藠头款,并承担案件受理费。调解协议虽达成了,但钱款依旧迟迟未能收到,中心又再次指派律师代理农民于2018年2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案款未能一次全部执行到位,申请人分配意见不统一,经和法院执行庭多次的沟通、对接,决定执行方案为:由被申请人在外地打工,每月向法院打款5000元,同时由援助律师代为保管执行款。直至2019年中秋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并发给相关村民。
中心自援助该案以来,高度重视并持续跟进,从调解到申请强制执行,再到执行款的兑现,中心全力以赴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援助律师郑坤凤不辞辛劳,克服重重困难,从了解案情、收集证据到暂时代管未执行到位的执行款,再到执行款发放,倾尽全力为群众服务。郑律师表示,该案涉及村民40余人,执行总标的达82500多元,关系到农民的血汗钱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对于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十分重要;利用群众身边的援助案例做宣传,可以鼓励广大农民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农民不懂法而吃亏上当的情况发生。
农村处于社会结构的底层,法律人才紧缺,面向农村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对农村进行法律援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向农民传播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通过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农民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