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关键因素,也是带领农民打造本土品牌的强有力保证。
去年,在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灵泉办事处基层党组织通过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和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破解了困扰该处多年的难题,为西山农户做强本土品牌增添了动力。
做西山人自己的品牌
“我们想把葫芦梨做大做强,做出我们西山人自己的品牌。”对于今后的打算,李家村葫芦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自林信心满满地说。
李家村葫芦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21日,由灵泉办事处三台铺村委会李家村103户葫芦梨种植户组建,以葫芦梨种植为主。
西山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葫芦梨品质优、产量高,成为了我市西山地区的特产,但由于农户自己种植、自己销售,梨价一直被收购商掌控。李家村葫芦梨合作社成立后,坚持“组建一个生产合作社,壮大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目前,西山葫芦梨已申请注册了“西山”葫芦梨商标,为葫芦梨开拓市场取得了“通行证”。
为了让葫芦梨获得更多附加值,合作社决定投资建设冷库和葫芦梨深加工车间。
有了冷库,葫芦梨可以得到长时间保存,满足市场需求;深加工车间能够生产葫芦梨系列产品,让葫芦梨卖出更高的价格。加工厂可为当地农户提供50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自然村农户增收致富,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去年,市财政局与灵泉办事处联合出台了《开远市灵泉办事处三台铺村委会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修订了《李家村葫芦梨合作社合作章程》。李自林高兴地说:“股份合作经济对于合作社就像输血一样,让我们更有动力把西山葫芦梨做好。”
据灵泉办事处党委副书记马文超介绍,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注入合作社后,给予了合作社很大的帮助,当年,三台铺村委会党总支就得到了5000元的分红。这笔分红资金实现了村基层党总支无集体经济收入的“零”的突破,村党总支把这笔资金用在党员培训、党员教育、慰问困难党员和全村的公益事业,大大夯实了李家村党总支为群众做事的基础。
带领群众创“羊品牌”
今年48岁的李孝林是崩打村委会党总支委员、那丕村民小组组长,养羊近30年的他,不仅发了“羊财”,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领头羊”。
1987年,李孝林发现了养羊的经济效益,遂把家里的一头黄牛卖掉换得43只本地奶山羊,开始做村里的第一个羊倌儿。第二年,李孝林光卖乳饼就赚了3000多元。养羊让李孝林富了起来,他也因此被推选为村领导,担起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担子。
李孝林经常向村民宣传养羊的好处和经验,还经常到养羊的农户家里进行技术指导。在他的带领下,那丕村的羊越来越多,乳饼也日渐出名。近年来,那丕村全村60户就有30户养羊,16户规模较大,全村有近1500只山羊。那丕村党支部书记王勇就是在李孝林的带领下养羊致富的。他家的羊从1994年的25只发展到了如今的140只。王勇说:“养羊让我盖好了新房、买了车子。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富裕的。”
去年,李孝林得知市委组织部为基层党员提供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于是决定贷款10万元发展山羊养殖。他说:“我和羊有感情了,离不开羊,不养羊就觉得少了什么。”
通过贷款,李孝林先把家里的羊圈进行了翻新,建盖了“高床养羊”的羊圈,这样可以提高奶山羊的品质。到今年4月,李孝林的萨能奶山羊已达40余只,年盈利可达4万余元。李孝林说:“贷款利息不高、有保障,我可以安心养羊。”
据了解,灵泉办事处2014年共有10户村民申请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100万元,这些贷款为不同的农户提供了做强做大产业的资金保障,促进了经济发展。
采访札记: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和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让灵泉办事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给农户创业、壮大本土产业搭建了一个互惠互利的平台。我们相信,这样的惠农举措必将大力推进西山本土品牌的创立,给农户带来更多的财富。
李孝林给山羊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