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台铺水库,水库巡查员马翠英正在对水库多个巡查点进行例行检查,手机拍下的各点位情况第一时间上传至水库管理运行平台。通过平台,水库实时数据等清晰可见,在准确数据的支撑下,水库能及时调整库容,更精准地服务覆盖地区。“我每天早上8点左右开始工作,负责清扫路面、清理水面垃圾,还有点位巡查,有人到水库周围就劝离。”马翠英说。

我市小型水库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分布较散等特点。17座小型水库中,既有由市水务局河库管理站管理的水库,也有由乡镇(街道)或村委会、村小组管理的水库,甚至还有承包给个人以包代管水库,长期以来存在管理方式粗放、管护能力偏弱、水库安全运行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今年3月,市水务局创新管理模式,引入云南秀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市17座小型水库进行管护。实施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后,市水务局指导督促云南秀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建立了“112+”管理机制,即成立“1个专业管理团队”、运用“1个运管平台”、管理“专业巡查、专职养护2支队伍”,并取得初步成效。

“水库保姆”的入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逐步构建起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智慧化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坝容坝貌及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为其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生态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