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动态

开远市以“三化”赋能河湖管护出实效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30 浏览次数:

开远市“人防”“技防”双管齐下,强化河湖管护“立体化、精细化、效能化”,全面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


汇聚合力,密织河湖管护立体化。建立“河湖长+专管员+成员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体系,形成党政齐抓、部门联动的责任链,密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河湖“管护网”。一是全市设置97名市、乡、村三级河(湖)长,压实责任,对全市河湖库渠进行管理;二是聘请59名河长制专管员每日为河湖保洁靓颜,实现河道保洁常态化;三是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服务路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资质合格、经验丰富的小型水库物业管理企业,创新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提升了小型水库管理水平;四是加强联动,形成“左右岸、上下游”联防共治的良好局面。在沙甸河与个旧、蒙自的交界处、泸江河与个旧交界处设置视频监控设施4套,找准河湖问题的来源,加强协作联动,确保跨界河湖管治有序有效。2024年,我市与蒙自市开展2次河道联合清理整治,推进跨县市区域河湖管理保护治理,整治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科技赋能,推动河湖管护精细化。一是利用科技设备,逐步形成信息化监控网络。河道和水库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对进入河湖管控范围内的行人进行安全提示,实现“隔空喊话”,有效打击违法违规破坏河湖“生态健康”的行为,为守护河湖筑起了坚固的防线。截至目前,全市河湖共安装监控 99个,其中,中型水库 42个,小型水库51个,河道6个;二是利用“水利门户系统”平台,积极开展水普名录河湖基础数据复核工作,结合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将全市11条主要河流、19座水库的河湖基础信息录入系统,建立河湖管理保护数据库,以数据成果研判河湖治理成效,推动治水管河更加精准有力;三是搭建生态流量监控管理平台,督促南桥、飞鱼泽、绿水塘3家水电站安装生态流量监控设施,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日常监管,实现在线监控和线下监控双调控。通过线上监管线下落实,提升了河湖治理的精确性和精准性。2024年,我市共出动执法巡查80余人次,出动车辆20余车次,现场制止2次,查处河道违法采砂案1件,查处损坏水库界桩护栏案1件。

平台监督,推动河湖管护效能化。利用红河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碍洪排查系统、“清四乱”督查系统、河长制年度考核系统等软件平台,将河湖长巡河情况、“清四乱”完成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等相关数据上传到平台,通过数据“线上跑”督促“线下改”,形成一套问题精准录入、通知即时下发、整改问题迅速、反馈成果及时的闭环流程,促进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职,推动河道管护提质增效。2024年1至11月,全市各级河湖长共巡河2888次,其中14 名市级河湖长共巡河96次,巡河达标率100%,乡镇级河湖长巡河465次,巡河率100%,村级河湖长共巡河2327次,巡河率100%。系统上报问题226个,办结问题226个,办结率100%,组织开展“清四乱”等专项行动6次,共发现四乱问题4件,销号4件,销号率100%,确保问题动态清零。截至目前,我市共成功创建4个省级美丽河湖、10个州级美丽河湖、3个州级绿美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