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开远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索引号000014348/2018-04084
-
发布机构开远市中华职业教育社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9-27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中华职教社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开远市中华职教社属财政全额拨款人民团体单位,部门编制数2人,实有在职人数2人;无公务用车。离退休人员0人。
主要职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优势,密切关注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家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社会民生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建言献策水平;努力实施好“温暖工程”社会公益项目,通过职业教育的各种途径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加大社会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各种技能水平;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广大社员,发挥优势,奉献智慧和力量。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1、实施“温暖工程”,开展贫困学生助学行动。
2、切实做好“挂包帮、转走访”结对贫困户的脱贫工作。
3、切实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各类务工人员、农民工等。
4、完成州职教社下达的年度“温暖班” 和其他各项培训任务。
5、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职业教育方面的调研活动。
6、健全完善职业技术师资人才库,整合人才资源,为各类技能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7、做好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2017年基本支出预算安排30.68万元,上年指标结转0.26万元,全年预算可用指标30.94万元。
2、2017年基本支出决算金额为28.69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1.3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4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9万元。结余2.25万元。
3、2017年“三公”经费支出0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已制定预算管理制度:
1、 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2、 单位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3、 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则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发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则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4、 对财政下达的预算,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款计划和项目支出计划。预算一经确立和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追加。
5、 应加强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
6、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支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审批、审查制度,完善内部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不断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各项支出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不得擅自提高补贴标准,不得巧立名目、变相扩大个人补贴范围;不得随意提高差旅费、会议费等报销标准;不得追求奢华超财力购置或配备高档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和其他设施。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为今后预算安排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增强本单位支出管理的责任,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职教社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成绩。
(二)自评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
分 值
|
二级 指标
|
分 值
|
三级指标 |
分 值
|
评价标准 |
指标说明 |
得分 |
投 入
|
12 |
预算 配置
|
12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5 |
以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5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局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7 |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7分;“三公经费”变动率>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7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100% |
7 |
||||
过 程
|
64 |
预算 执行
|
34 |
预算完成率 |
2 |
100%计满分,每低于5%扣1分,扣完为止。 |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 |
1 |
预算控制率 |
2 |
预算控制率=0,计2分;0-20%(含),计1分;10-20%(含),计1分;20-30%(含),计0.5分;大于30%不得分 |
预算控制率=(本年追加预算/年初预算)×100% |
2 |
||||
结转结余率 |
3 |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
1.结转结余率等于0的,得满分; 2.结转结余率大于或等于50%的,得0分; 3.结转结余率在0-50%之间的,得分=(50%-某部门结转结余率)/50%×该指标分值。
|
2.56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过1%扣1分,扣完为止。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公用经费支出是指部门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
8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过1%扣1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控制数)×100% |
8 |
||||
向上争取资金管理 |
2 |
①实行收支两条线,计1分;②未发生截留、坐支或转移,计1分。以上每发现一次违规现象扣1分,扣完为止。 |
|
2 |
||||
向上争取资金完成率 |
3 |
以100%为标准。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
向上争取资金完成率=(2016年实向上争取资金际完成数/2016年向上争取资金预算数)*100%,有减免因素的,以决算确定的为准。 |
3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6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应实行政府采购金额)×100% |
6 |
||||
预算 管理
|
22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9 |
①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分;②会计人员持证上岗,1分,③有本部门厉行节约制度,2分;④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2分;⑤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分。 |
|
8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6 |
①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以上情况每出现一例不符合要求的扣1.5分,扣完为止。 |
|
6 |
||||
会计资料报送的及时性 |
2 |
按市财政相关要求,及时报送预算编制表、部门决算,绩效目标、自评报告及其他资料,计2分,每出现一次未及时报送情况扣1分,扣完为止。 |
|
2 |
||||
过 程
|
64 |
预算管理 |
22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5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⑤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5 |
资产管理 |
8 |
资产管理完整性(4) |
4 |
1.资产保存完整;是否有专人保管2.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帐实相符;3.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等资产实物量是否超标:4.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固定资产报废是否有完善的制度。报废处置是否合规。5.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合法。6、单位房产等重大资产是否违规或低价对外出租,房屋等重大资产处置收入是否按照要求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使用。根据符合情况打分。一项不符扣1分。 |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资产运行情况。 |
4 |
||
固定资产登记率 (2)
|
2 |
通过抽查盘点,确定部门(单位)账面固定资产总额与实际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固定资产登记管理情况。 固定资产登记率=(实际固定资产总额/账面固定资产总额)×100%
|
1.固定资产登记率大于或等于100%的,得满分; 2.固定资产登记率小于100%的,得分=固定资产登记率×该指标分值。
|
2 |
||||
固定资产利用率(2) |
2 |
通过抽查盘点,确定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实际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实际固定资产总额)×100%
|
1.固定资产利用率大等于95%的,得满分; 2.固定资产利用率小等于85%的,得0分; 3.固定资产利用率在85%-95%之间的,得分=(某部门固定资产利用率-85%)/10%×该指标分值。
|
2 |
||||
产出 及 效率
|
24 |
职责 履行
|
8 |
工作目标责任实际完成率 |
8 |
根据州职教社、市委统战部2017年对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分数折算。该项得分=(工作完成数/交办数或下达数)×8 |
|
8 |
履职 效益
|
6 |
经济效益 |
3 |
是否减少财政供养负担,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
|
3 |
||
社会效益 |
3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
|
3 |
||||
10 |
行政效能 |
4 |
促进部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效果较好的计4分;一般3分;无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0分。 |
根据部门自评材料评定。 |
4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6 |
90%(含)以上计6分; 80%(含)-90%,计4分; 70%(含)-80%,计2分;低于70%不得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4 |
||||
得分合计 |
100 |
|
|
96.56 |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为认真做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根据《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7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开财字【2018】194号)要求,我单位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单位领导及科室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2. 组织实施:采用核查法核查2017年财政预算批复执行及部门整体支出情况,着重核查了“三公”经费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根据部门职能和年初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进行了实地绩效考评。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通过对评价过程中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汇总分析,依据设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
1.评价情况分析:我单位高度重视此次绩效评价工作,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究和安排此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按质按量完成,结合我单位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认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打分,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整改。
2.综合评价结论按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的评价标准,我单位认真开展自评工作,自评得分96.56分,总体情况良好,针对在个别指标项目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的情况,我单位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措施,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资金支付正常;财政供养人员控制较好;资金使用无虚列支出及随意使用现金现象,无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在资金使用效益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为“良好”,总体来说各项工作推进良好。今后将继续加强管理,以期整体支出绩效达到最优化。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本单位通过对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绩效管理不只是财政支出方面,而应更加注重产出及效率,这样,有利于我们强化支出的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促进我们履行职责。
七、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联系人:杨美英 联系方式:0873-7129953
2018年7月5日
附件【(职教社)附件1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