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远市财政局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2797
  • 发布机构
    开远市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7-10
  • 时效性
    有效

2019年开远市财政局部门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开远市财政局办公室、综合与研究科、法规科、预算科、债务管理科、绩效管理科、国库科、经济建设科、行政政法科、科教文化科、社会保障科、农业农村科、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科、金融科、政府采购管理科、会计科、财源建设科、国有企业资本管理运营科、国有企业党群科、国有企业管理考核科、金融合作科、金融稳定科、财务监督管理科、组织人事科、非税收入管理局(下设征管科、票据管理科)。

2主要工作职能。

1)拟订全市财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分析预测综合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全市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的建议;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拟订全市财政体制改革政策,完善鼓励企业、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财政政策保障。

2)按照规定负责办理涉及财政、税收、地方政府性债务等方面的事务。

3)承担各项财政收支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市级年度财政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统筹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市级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决算;承担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审核批复部门(单位)的年度预决算;负责办理中央、省、州对市的转移支付;负责调整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划分市与各乡镇(街道)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4)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管理财政票据;监管彩票市场,按规定管理彩票资金。

5)负责组织实施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承担国库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统一管理财政专户;负责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并监督管理。

6)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按规定管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制定需要全市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负责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管理。

7)负责办理和监督市级财政经济发展支出、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参与拟订市级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创新政府投融资管理,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建立与司法体制改革相匹配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负责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8)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级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卫生支出。

9)负责制定开远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防范财政风险;负责统一管理政府性外债;管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和偿还工作。

10)负责管理全市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监督执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11)负责制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有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和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市级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发布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年度预算绩效报告。

12)监督检查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强财政监督,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反映财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监督体系。

13)负责制定财政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财政宣传工作;制定财政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14)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质量提升。

15)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市属企业的国有资产;依法对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指导推进所监管企业改革和重组,按照国家、省、州、市的战略部署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16)负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定有关制度、措施;负责督促检查所监管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市安全生产等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制定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并组织实施,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17)负责组织所监管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参与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制和执行等工作。

18)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省、州关于发展金融业的部署要求;研究分析金融形势和金融运行情况;提出促进金融业稳定、发展与改革政策措施建议。

19)负责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监督管理地方金融市场主体,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的监管;组织协调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对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的监管。

20)负责市人民政府与驻开金融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工作,支持在开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引导和鼓励在市内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协调推进企业直接融资、企业上市有关工作,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牵头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协调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建设,协调推进金融招商、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组织有关考核和奖励工作。

21)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组织研究提出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承担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统筹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协调地方金融机构重大风险和案件的调查处理;牵头建立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协调落实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处理地方金融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

22)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3部门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1.上年年末至2019年初由财务监督管理科牵头,各科室整理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并交由财务监督管理科汇总后上报财政部门审批。根据财政部门的批复按照既定目标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2.对财政下达的预算资金执行进行跟踪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并将有关情况向分管领导汇报。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及时开展本部门的绩效自评工作,并按时报送绩效自评报告,同时配合财政部门开展绩效再评价工作。

3.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本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二、部门整体收入支出情况

(一)财政拨款收入

1基本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9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收入合计10,340,804.36元。

2项目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合计1,031,500.00元。

(二)财政拨款支出

1基本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9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合计11,504,068.65元。

2项目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9年度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合计1,201,515.65元。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1. 单位的整体绩效目标: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财政行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较好地实现财政行政工作2019年的整体目标。使财政资金能按照创新财政理念、优化收支结构,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收支平衡的总体思路,以务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抓收入扩支出、抓产业培财源、抓改革增活力、抓重点保民生,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着力抓好财源培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依法规范财政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财政部门执行力。 

2.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突出实绩的原则,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评价与财政再评价相结合。绩效目标的制定同单位对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创新等需要相匹配。绩效考核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单位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单位的中长期规划

3.绩效指标明确性:单位的整体绩效目标已细化分解为可量化的具体工作任务,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均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与本部门年度任务数相对,与部门本年度预算资金相匹配。

(二)整体支出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根据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预算管理,通过开远市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红河州预算单位会计集中管理系统,及时跟踪、反馈、改进、达到强化财政局机关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我单位绩效评价按照组织实施主体不同,分为部门自评和财政评价。 

1.由财务监督管理科牵头,其它实施主体科室配合; 

2认真配合市级层面开展的财政再评价 

3认真配合好市级层面的财政重点评价。 

(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2019年,通过财源培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财政部门执行力。

2经济效益。

1201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2,299万元,比上年增收481万元,增长0.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484万元,比上年增收6,057万元,增长4.1%

2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698万元, 比上年增支34,610万元,增长10.1%

3社会效益。

兜住三保底线,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圆满完成年初收支目标计划严格依法依规征收税费,算好减税账收入账认真贯彻减税降费政策,加强财税联动,确保财政收入组织进度,努力培植新增财源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行政效能

通过开远市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红河州预算单位会计集中管理系统极大地促进了我局“互联网+政务”的推进工作,加强了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五)年度工作总结

2019财政局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将主题教育成果内化为工作动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1.加大收入管控力度,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一是抓好财税任务分解落实。2019年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共减收24,765万元,其中:税收减收19,605万元,社会保障缴费降费3,367万元,政府性基金及行政性收费等降费700万元,降低企业用地成本1,093万元。二是进一步突出税收征管。全年税收收入完成66,339万元,同比减收8,326万元,下降11.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2.9%。三是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以票管收、票款同步的征管模式,堵塞漏洞,应收尽收。全年非税收入完成88,145万元,同比增收14,383万元,增长1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1%。四是全力盘活资源(资产),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增加市级可用财力,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全年完成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6,192万元,同比减收5,780万元,下降9.3%

2.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一是支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整体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开放、大抓电商”态势。二是抓住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大引擎”,突出财政支持重点,投向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构建轻工业产业园新兴产业体系,推动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激活煤、电稳存量。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安排“一张图”重点项目前期经费1,460万元。三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协同金融机构,着力缓解民营企业、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四是落实好财税扶持政策,重点扶持税源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广的项目;支持高效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电子商务等全面发展壮大,努力培植新财源。全年安排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资金200万元。五是压实责任,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66,506万元。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一是支持“三农”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组织申报涉农项目,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落实强农惠民政策,激发农村自身发展动力;落实保障“三农”投入长效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年农林水支出完成28,269万元。二是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支持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和发展教育脱贫等,落实“两免一补”等保障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全年教育支出完成53,680万元。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重点保障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兜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救助和就业创业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98,703万元。四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中医事业和养老养生产业,着力打造健康城。全年卫生健康支出完成35,978万元。五是支持和谐平安开远建设。落实政法部门经费保障,重点支持综治维稳、治安防控、扫黑除恶、矿山治理、交通、消防、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工作,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推动平安开远、法治开远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5,462万元。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支持优良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支持省级生态县市创建,着力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的美丽开远。全年节能环保支出完成8,813万元。七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乡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形成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全年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3,80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完成78,955万元。

4.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一是严格管理财政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把所有财政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坚决杜绝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维护《预算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从基础上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全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平台直接支付资金419,193万元,下达授权支付额度129,108万元,清算授权支付资金104,538万元;全市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监控授权支付业务30,378笔、金额141,962万元,拦截4,983笔、金额21,582万元,其中:核查后单位整改4,920笔、金额21,286万元,退回49笔,金额128万元。三是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开户审批程序,摸清了全市预算单位的各类专户数量476个,已责成相关单位注销和归并冗余账户13个。四是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监管合力;明确监管责任,实行分片包干;突出监管重点,确保工作成效。2019年,组成5个检查组,对7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开展督查检查工作,发现问题15个,通报并限时整改15个。

5.深入推进财政改革,补齐财政管理短板。一是扎实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推进绩效管理为目标,构建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和内部监督与外部检查全方位的监督机制。2019年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16个,评价资金6,509万元;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单位2个,资金总额11,913万元。二是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实现了全覆盖,降低了行政成本,缩短了办理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政府财务报告》更加规范透明。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项目进“超市”,实行采购项目上线运行。全年完成采购业务685笔,采购预算资金9,490万元,实际采购资金8,505万元,节约预算资金985万元,节约率10.4%。五是政府购买服务严要求。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2019年共有53家预算单位编制政府购买服务130项,预算资金总额2,820万元。六是财政票据管理重监管。于2019520日完成了2018年度财政票据年检工作,全市自查单位248个,重点检查单位60个,重点检查率达24%。清理注销了20家社会团体的领购资格并收回领购证,核销社会团体票据314本。七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举措。建立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抓好财政存量资金再分配,加快财政存量资金支出进度,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7,192万元。八是财政预决算事项公开规范、透明、及时。九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科学界定出资人监管的边界,以管资本为主,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实现保值增值。十是认真做好信访、来访工作,全年办理回复信件6件,接待来访30人次。

6.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强化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二是全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19,072万元,存量债务核销30,445万元;隐性债务完成化解数64,005万元,超目标任务数3,929万元。三是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01911月申请专项债券项目14个,其中有3个项目已纳入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计划,总金额5.4亿元。四是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各项工作。全年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7,629万元,已偿还46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4,581万元。五是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格执行地方金融组织设立、审批工作程序,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监管,积极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了“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活动,全力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四、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19年度纳入市级财政绩效评价的项目共有4个,分别是: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30万元、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项目30万元、金融办工作经费5万元、财会人员培训经费10万元

)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按照财政事业年度和中长期规划,结合财政工作任务,确定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纳入2019年市级财政预算保障的项目共4个,具体绩效目标设立情况如下:

1.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目标:满足财政一体化平台升级、系统整合、集中部署、网络建设、安全管理、系统运维等项目需要;适应新形势下财政信息化管理需要。

2.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项目绩效目标: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实施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

3.金融办工作经费绩效目标:推动全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深入开展,有效化解各类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4.财会人员培训经费绩效目标: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有关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方面的教育培训;开展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的培训。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根据《开远市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开财字[2017]189号)的要求,采取部门监控方式,利用开远市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红河州预算单位会计集中管理等信息系统,围绕绩效目标,通过监控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情况,及时掌握绩效运行情况、资金支出进度等,达到强化财政局机关项目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

(四)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按照《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开财字〔2020172)要求,结合《开远市财政局部门整体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预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共性体系)》整理收集相关资料,及时组织开展2019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19年度部门项目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与2019年度部门项目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查阅资料。查阅2019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 

3.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4.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5.项目绩效自评打分。

五)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情况。完成年度内对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财政信息化设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财政支出无纸化前置系统、会计集中信息系统、BS票据财政端等系统的运行维护。

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项目情况。完成2020年部门年初预算项目支出目标评审。

金融办工作经费情况。完成年度内对小额贷款公司评级、防范非法集资、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的宣传。

财会人员培训项目情况。组织开远市政府会计改革——准则制度应用和实操培训两次,培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425人次。

2.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满足财政一体化信息平台升级、网络建设、安全管理、系统运维需要,适应新形势下财政信息化管理要求。

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项目逐步建立健全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改变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金融办工作经费推动全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深入开展,有效化解各类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财会人员培训项目。不断提高行政事业财会人员对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应用和业务实操能力。

4行政效能。通过对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和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促进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目标事中监控力度不够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侧重事后评价阶段,对项目资金的事前绩效目标评审和事中动态监控力度不够、方法不多。由于缺乏事中有效监督会影响事后绩效评价质量。
    2.绩效管理手段单一,且信息化水平低目前仅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动态监控,其余资金尚未建立统一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我单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单一,评价结果与科室没有实现紧密挂钩,缺乏相应的考核、奖罚、问责机制。

六、改进措施 

一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制定绩效目标管理时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绩效目标编制可考核的量化和细化绩效指标;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每年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评价,重点评价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所需资金的合理性,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遴选排序、安排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强绩效过程管理。要完善绩效目标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和分析绩效运行信息,及时掌握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预期效果。

 

附件:2019年开远市财政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2019年开远市财政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

2019年开远市财政局项目绩效目标表

2019年开远市财政局项目绩效评价自评表

 

 

                       开远市财政局

                                                      2020630



附件【2019年开远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目标表.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