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远市财政局
  • 索引号
    000014348/2019-02790
  • 发布机构
    开远市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9-30
  • 时效性
    有效

开远市财政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我单位设办公室、综合与研究科、法规督查科、预算科、国库科、行政政法科、教育科技文化科、经济建设科、农业科、社会保障科、产业发展科、涉外财政工作科、会计科、政府采购管理科、资产管理科、农村综合改革科、金融合作科、组织人事科、财务监督管理科、国库支付中心、非税收入管理局(下设征管科、票据管理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主要工作职能。

1)拟订财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分析预测综合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的建议;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拟订全市财政体制改革政策,完善鼓励企业、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2)起草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按照规定负责办理涉及财政、税收、地方政府性债务等方面的事务。 

  (3)承担各项财政收支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全市和本级年度财政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统筹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受开远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开远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和执行情况,向开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决算;承担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审核批复部门(单位)的年度预决算;负责办理中央、省、州对开远市的转移支付,拟订市对乡镇(街道)财政转移支付方案;负责调整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划分市与各乡镇(街道)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4)拟订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管理财政票据;制定彩票管理制度和办法,监管彩票市场,按规定管理彩票资金。 

  (5)组织制定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并负责实施,承担国库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统一管理财政专户;负责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并监督管理。 

  (6)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按规定管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制定需要全市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负责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管理。监管市属国有企业(不包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做好开远市区域内的中央、省、州属企业的沟通、联络等服务工作。承担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7)负责审核和汇总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和办法;监缴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财务制度,参与拟订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有关制度;负责信用担保制度建设和信用担保行业的监管工作;按照规定管理资产评估工作。 

   8)负责审核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金变动、股权转让及发债方案;监督、规范国有产权交易;综合研究全市国有企业的运行状况,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承办全市国有企业财务预决算的有关工作。 

  (9)负责办理和监督市级财政经济发展支出、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参与拟订市级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创新政府投融资管理,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制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具体实施办法;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建立与司法体制改革相匹配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负责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10)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级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卫生支出;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障资金(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编制社会保障预决算草案。 

  (11)负责制定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防范财政风险;负责统一管理政府性外债;管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和偿还工作。 

  (12)负责管理全市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监督执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拟订地方会计管理制度和办法。 

  (13)负责制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有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和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市级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发布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年度预算绩效报告。 

  (14)监督检查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强财政监督,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反映财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监督体系。 

  (15)负责制定财政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财政宣传工作;制定财政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16)承办全市国有企业财务预决算的有关工作;承担市属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损失核销工作。 

  (17)按规定负责地方金融企业资产和财务监管工作;完善地方金融企业改革发展有关财税政策;提出服务和促进我市地方金融业务发展的意见和政策建议;代表市人民政府联系、协调地方金融机构,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小微金融机构的管理。 

  (18)承办开远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按照“创新财政理念、优化收支结构,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收支平衡”的总体思路,以务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抓收入扩支出、抓产业培财源、抓改革增活力、抓重点保民生,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着力抓好财源培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依法规范财政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财政部门执行力。 

二、部门整体收入支出情况

(一)财政拨款收入

1.市级财政拨款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开远市财政局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20,550,602.03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0,550,602.03元,占总收入的100%;上级补助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1.基本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合计14,275,999.38元。

2.项目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合计1,746,372.51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开远市财政局2018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年度工作计划,按照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内容与绩效目标是否相符,指标是否具体、细化、明了等设立了绩效目标。

(二)整体支出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根据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单位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加快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我单位绩效评价按照组织实施主体不同,分为部门自评和财政评价。 

  1、我单位自评是由我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科牵头,其它实施主体科室配合; 

  2、财政再评价是在对预算部门提交绩效自评报告进行审核后,财政部门再次实施的绩效评价; 

  3、财政重点评价是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的绩效评价。 

(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为开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2.经济效益。

1)、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1,818万元,同比增收22,943万元,增长12.8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48,427万元,同比增收8,513 万元,增长6.1%

2)、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038万元, 同比增支47,657万元,增长16.1%。全市民生支出230,068万元,其中:教育支出62,05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4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012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5,545  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23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451万元,农林水支出24,81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5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352万元。

3.社会效益。

通过财政对一、二、三产业、“三农”、教育、社会保障、治安、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行政效能:

通过抓学习讲质量,全面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了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五)年度工作总结

1、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各级各部门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树立绩效理念,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统筹协调,强化资金保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及时拨付,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倾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实现了财政支出增长,民生保障有力。同时,支持了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商业服务业、金融、国土海洋气象、粮食物资储备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市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036万元,实际拨付资金2,036万元。二是及时拨付上级下达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易地搬迁、CD级农村危房改造等。全年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880万元。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富农惠民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年拨付补贴资金4,985万元。四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并获批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美丽乡村、美丽宜居乡村省级重点村项目8个,到位资金1,190万元;获批一事一议普惠制项目9个,到位资金198万元。五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抓好扶贫政策落实。对各乡镇(街道)、市级有关部门贯彻落实财政扶贫政策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抽调人员参加了州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交叉检查。

3、加强债务管理,多措并举防范风险;

一是全面厘清政府性债务的构成,对确需政府偿还的债务,制定偿债计划,到期偿还。全年偿还各类债务本息10.36亿元。二是盘活资源(资产),扩宽偿债渠道,增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政府债务列入财政年初预算,安排部分偿债资金;压缩一般性支出,挤出财力增加偿债资金。三是完成融资平台公司等债务清理核查工作。对全市融资平台公司、市属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截至2017年底的政府性债务、公益性项目债务、经营性项目债务、扶贫债务、政府支出事项、单位资产等进行清理核查,防范债务风险。四是优化政府存量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已将债务系统中符合置换条件的债务置换成政府债券,20152018年末共置换债务17.24亿元。五是推进融资平台转型。深化改革创新,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通过整合国有资产、资源,加强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优化国有资产配置。

4、深化改革补短板,破解财政发展瓶颈;

一是认真做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牵头办理的财政预算公开事项已经省级检查、考核验收,并根据省级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了《财政预算事项公开信息分类与目录》、《财政预算事项公开规范》和公开页面设置。按时公开了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开远实际,制定的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呈报州财政局获批,为全面开展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全市预算单位电子化支付如期上线。四是推进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稳步推进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已将具备条件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11项征收工作顺利移交税务部门。五是抓好政府会计改革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多层次培训,聘请专业教师讲解《政府会计准则》运用、《政府会计制度》实务操作和答疑解惑。六是完成了市级预算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

5、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夯实财政增长后劲;

一是认真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运用好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摸清可盘活资源(资产)底数,科学预测市级可用财力,精细化编制一本账大预算,明晰资金来源,抓好工作落实。二是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时限批复部门预算,及时下达经费指标,保障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形成合力抓好经济发展。三是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和省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政策解读,明确政策导向,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工作支持力度,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投资,确保续建项目早见效、新建项目早落地。四是认真落实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努力培植新税源;落实好各项中小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五是采取PPP等模式,引进有实力的社会投资人参与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全年争取资金145,235万元。

6、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地方金融稳定;

一是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宣传活动。在小龙潭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宣传袋400余个,接受现场咨询人次100余名。各大银行通过LED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公益信息100余次。二是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在衡泰广场组织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现场共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册1500余份,宣传袋600余个,公安经侦部门宣传资料500余册,工商部门宣传资料500余份,银行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受咨询500余人次。三是开展金融知识下村宣传活动。分别在7个乡镇(街道)开展了金融知识下村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袋1400余个。四是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对18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公司进行排查整治。开展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工作,检查各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89家,现场检查广告信息1132条次,监测各类广告信息112条次,检查投资理财信息咨询公司18家。五是认真做好信访、来访工作。全年办理市信访局转办信访件2件,接待群众来访2次。

7、学习教育为导向,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职工大会、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落实市委四个一工作机制,着力两转一强化,确保中央和省、州、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从日常管理入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市有关规定,坚决治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严把财务审核关,规范公务接待,坚决防止公款吃喝等情况在财政部门发生。四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素质能力。五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正能量,营造团结干事氛围,全面构建和谐财政。

四、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18年度纳入市级财政绩效评价的项目共有6个,分别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经费15万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及零户统管经费15万元、会计核算中心转轨工作经费15万元、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经费30万元、金融办工作经费3万元、农村财会人员及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费5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要求,结合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与项目实施主体科室充分对接,逐步梳理项目绩效目标,使其具体明确,可操作。

(三)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2018年,我单位严格执行市财政局批复的年度部门项目预算,所有费用支出在年度预算范围内进行审批,按照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使用。认真执行《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财经纪律,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沟通,加大财政预算资金监管力度,认真组织预算、决算工作,按时编报预算、决算工作,严格执行厉行节约要求,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用好用活每一笔财政资金。把监督职责放在首位,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继续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为重点,加大作风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脱贫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监督执纪工作。

(四)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2018年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对2018年度项目支出的实施情况、实施结果、资金利用及产生影响等情况做出分析及评价。参考《开远市财政局部门整体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预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共性体系)》设立了绩效目标。收到开远市财政局开财字[2019]210号文件《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后,收集了2018年度开远市公安局年初预算文件,部门决算数据,年终总结,整体工作完成情况等材料。根据相关资料及指标体系,对应支出数据等结果进行自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过程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18年度部门项目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与2017年度部门项目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查阅资料。查阅2018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 

3.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4.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5.项目绩效自评打分。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初未将绩效目标细化为绩效指标

2、预算执行情况不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改进措施 

(一)加强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制定绩效目标管理时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绩效目标编制可考核的量化和细化绩效指标;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每年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评价,重点评价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所需资金的合理性,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遴选排序、安排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强绩效过程管理。要完善绩效目标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和分析绩效运行信息,及时掌握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预期效果。

(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一是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及部门年度绩效目标,合理安排项目,对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项目资金安排,使预算编制更加精细,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及时收集和汇总本部门的预算下达、项目实施、资金支付等信息,按月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妥善解决。

三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制度预算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部门工作有据可依,促进部门整体支出发挥更好的效益。



附件【2018年绩效评价目标表.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