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4-01379
-
发布机构开远市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5-23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2023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概况
1.职能职责
宣传贯彻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广农业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业环境质量监测和生态农业建设;承担绿色食品发展工作;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开远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是开远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股级,编制7人,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现有在职人员6人,退休职工8人。
(二)年度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
1.年度农产品“三品”认证数≥3个,开展业务培训≥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份,开展专项检查≥35次;如有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发生,环境污染纠纷解决率100%,开展工作后使群众满意度≥90%。
2.完成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根据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我单位都按照项目目标设定都已经完成,共计分类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
(四)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我单位依据《预算法》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在申报预算的同时,设立了主要绩效目标。同时,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算绩效跟踪管理:一是确定监控重点。侧重于将“三公”经费及专项经费收支纳入绩效运行重点监控范围;二是明确监控内容。从绩效目标预期完成情况、专项经费收支情况、项目绩效完成情况等方面明确预算执行绩效运行监控分析要点;三是建立定期报送制度。相关科室每年1-6月和1-9月按照明确的绩效运行监控分析要点报送相关情况,在规定时限内报送市财政局;四是及时督促整改。根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管领导督促各科室结合绩效评审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促进各科室按照年度计划实现绩效目标。
(五)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情况
1.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内控动员或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内控实施工作方案,以及人员分工与配置。形成内控动员或推进会议纪要和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明确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每个计划的具体时间和参与人员、以及工作目标等内容。
2.组织内控知识培训(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形成内控专题培训资料或照片。
3.开展风险调查和讨论,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开展业务流程梳理、拟定风险控制应对措施。梳理包括单位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合同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印章票据等各项经济活动清单,明确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主要业务环节和工作流程,通过业务梳理实现优化当前业务流程、合理配置岗位、明确岗位责任的目的,同时找出各经济业务的风险点,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拟定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议事决策制度、机关运转、会计机构、人事管理、党务管理、廉政建设风险防控、信息管理、重大经济业务等方面的制度。
5.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将上述内容形成的各项制度、管理组织、岗位责任、业务制度、业务流程图、单据等内容汇编成为本单位《内部控制手册》。一般最好分成四个部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清单。
6.执行内控规范、实施内控监督检查、自我评价与改进更新。每年应定期开展单位自我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检查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成果,评价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效能和改进内容,形成一个良性、长效的内部控制保障机制。
二、单位整体收支情况
(一)2023年年初预算安排情况
根据《2023年批复》,2023年部门预算收入106.2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6.20万元(包含工资福利支出102.5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34万元,对个和家庭的补助0.29万元),项目支出安排预算为0万元。
(二)2023年单位整体收支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门整体总收入115.27万元,其中:上年结转结余0万元,本年财政拨款收入115.27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本年总支出115.27万元,支付进度为100%。
(三)“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产生三公经费0万元,均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公务接待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0万元。
(四)资金管理情况
一是强化资金使用目标管理。主要是对单位的预算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审核、合理保障,所有项目必须有明细的资金测算,全部制定绩效目标。
二是推进整体支出标准化体系。对可量化支出的项目,核定统一支出标准,推进资金使用的精细化,突出其基础支撑作用。通过财政部门批复下达预算时规范单位资金绩效目标,明确部门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整体资金绩效目标。
三是强化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推进资金使用与项目建设衔接共进,对资金的支出有计划进行与项目衔接,按项目完成情况,推进资金支出,规范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实现资金绩效目标持续推进,完成绩效目标。
三、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8个,开展业务培训7次,发放“三品一标”宣传册200份,开展专项检查35次,环境污染纠纷解决率达100%,预算资金使用率达100%,各项工作完成及时率达100%,“三公经费”控制率达0%(2023年度我站无三公经费)。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各项工作开展,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使农业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经调查,群众满意度达100%,内部干部职工满意度达100%。
2.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无。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3年我单位无项目。
四、绩效自评结论
我单位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为确保绩效目标能有效执行,首先要结合单位职责职能、业务能力、人员结构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前期预算编制评估,确保预算编制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施的可行性。2.要积极组织单位人员参加财政局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预算编制及审批流程,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和预算编制能力。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
开展预算执行监控的措施不完善。基层预算单位缺乏绩效管理制度,没有落实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多只注重预算编制和预算分配,后期预算执行监控与预算编制相脱节、与预算支出计划结合不紧密,对加强资金使用效益和化解结存资金措施不够有力。
七、整改措施及建议
要督促基层预算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为每项支出明确预算执行责任主体。要明确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即预算编制主体,对预算执行结果负直接责任,以此充分调动责任主体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形成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合力。要督促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在当年预算批复后,进一步细化支出具体内容,制定合理的执行计划。根据执行计划时间节点,要督促各责任主体切实增强预算执行的时限观念,合理紧凑安排执行进度,保证预算执行顺利完成;财务部门要不定期对实际执行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进行比较分析,协同预算执行责任主体查找偏差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保证预算绩效指标顺利实现。
单位名称(盖章):开远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
2024年4月10日
附件【附件2:开远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审核-确定.xlsx】
附件【附件3:开远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2023年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审核-确定.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