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18-03641
-
发布机构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30
-
时效性有效
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参与研究制定全市农村工作的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措施;承办市委、市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重大活动及重要会议,参与起草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文稿;对事关全市农村工作全局性重大政策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和对策、措施,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协助市委督查部门,对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重大举措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总结和推广农村工作典型经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农村政策宣传;组织申报省、州农办及市委、市政府安排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协助市级有关部门实施相关的农村建设项目。
纳入2016年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部门在职在编实有人数3人,其中:财政全供养3人。无离退休人员。
开远市农办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2016年开远市农办总收入34.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4.5万元,占总收入的100%。
部门决算总支出32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24.1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开远市农办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24.1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
开远市农办2016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49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51万元。
2016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5年决算数减少1.41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有所下降以及单位公务用车已移交公务用车保障中心,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
2016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实际发生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6年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49万元。其中:购置费0万元,与2015年决算持平;运行维护费1.49万元,比2015年决算减少1.39万元,主要用于日常办公、下乡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
2016年开远市农办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27批次,270人,接待费开支1.51万元; 外事接待0批次,0人,接待费开支0万元。公务接待费比2015年决算减少0.02万元,主要用于接待省州农科院等调研考察组产生的费用。
根据开远市财政局要求进行年度预算编制。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对2016年度开远市农办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职责履行情况、及履职效益等情况做出分析及评价;了解开远市农办2016年部门整体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总结项目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二)自评指标体系
一级 |
分 |
二级 |
分 |
三级指标 |
分 |
评价标准 |
指标说明 |
得分 |
投 |
12 |
预算 |
12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5 |
以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5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局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7 |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7分;“三公经费”变动率>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7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100% |
7 |
||||
过 |
64 |
预算 |
34 |
预算完成率 |
2 |
100%计满分,每低于5%扣1分,扣完为止。 |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 |
2 |
预算控制率 |
2 |
预算控制率=0,计2分;0-20%(含),计1分;10-20%(含),计1分;20-30%(含),计0.5分;大于30%不得分 |
预算控制率=(本年追加预算/年初预算)×100% |
2 |
||||
结转结余率 |
3 |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含留在二级单位账上的资金)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
1.结转结余率等于0的,得满分; |
3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过1%扣1分,扣完为止。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公用经费支出是指部门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
8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过1%扣1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控制数)×100% |
8 |
||||
非税收入管理 |
2 |
①实行收支两条线,计1分;②未发生截留、坐支或转移,计1分。以上每发现一次违规现象扣1分,扣完为止。 |
|
2 |
||||
非税收入完成率 |
3 |
以100%为标准。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
非税收入完成率=(2016年非税收入实际完成数/2016年非税收入预算数)*100%,有减免因素的,以非税局确定的为准。 |
3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6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应实行政府采购金额)×100% |
6 |
||||
预算 |
22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9 |
①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分;②会计人员持证上岗,1分,③有本部门厉行节约制度,2分;④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2分;⑤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分。 |
|
8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6 |
①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以上情况每出现一例不符合要求的扣1.5分,扣完为止。 |
|
6 |
||||
会计资料报送的及时性 |
2 |
按市财政相关要求,及时报送预算编制表、部门决算,绩效目标、自评报告及其他资料,计2分,每出现一次未及时报送情况扣1分,扣完为止。 |
|
2 |
||||
过 |
64 |
预算管理 |
22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5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⑤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5 |
资产管理 |
8 |
资产管理完整性(4) |
4 |
1.资产保存完整;是否有专人保管2.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帐实相符;3.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等资产实物量是否超标:4.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固定资产报废是否有完善的制度。报废处置是否合规。5.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合法。6、单位房产等重大资产是否违规或低价对外出租,房屋等重大资产处置收入是否按照要求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使用。根据符合情况打分。一项不符扣1分。 |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资产运行情况。 |
4 |
||
固定资产登记率 |
2 |
通过抽查盘点,确定部门(单位)账面固定资产总额与实际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固定资产登记管理情况。 |
1.固定资产登记率大于或等于100%的,得满分; |
2 |
||||
固定资产利用率(2) |
2 |
通过抽查盘点,确定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实际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
1.固定资产利用率大等于95%的,得满分; |
2 |
||||
产出 |
24 |
职责 |
8 |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 |
8 |
根据绩效办2016年对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和部门重点工程与重点工作考核分数折算。该项得分=(重点工作完成数/交办数或下达数)×8 |
|
8 |
履职 |
6 |
经济效益 |
6 |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
6 |
||
社会效益 |
|
|
|
|
||||
生态效益 |
|
|
|
|
||||
10 |
行政效能 |
4 |
促进部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效果较好的计6分;一般3分;无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0分。 |
根据部门自评材料评定。 |
4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6 |
90%(含)以上计6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6 |
||||
得分合计 |
100 |
|
|
99 |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开远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 的通知》(开财字[2017]18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开远市农办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于2017年9月28日完成了自评工作,绩效评价工作自评过程具体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将2016年度和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查阅资料。查阅2016年度年初预算安排、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会计凭证。
3、进行调查问卷。对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公众满意度向社会群众、服务对象、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调查。
4、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5、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
6、形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预算配置)情况
1、在职人员控制率(分值5分):本单位2016年度编制人数3人,在职在编实有人数3人,实际在职人数与编制数比率为100%,本单位该项指标自评分为5分。
2、“三公经费”变动率(分值7分):本单位2016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为22.8万元,2015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为22.8万元,本单位“三公经费”变动率为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7分。
(二)过程
1、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完成率(分值2分):本单位年初结转和结余为292.66万元,年初预算为34.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为3.06万元,本单位预算完成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2)预算控制率(分值2分):本单位本年预算控制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3)结转结余率(分值3分):本单位本年结转结余率为0.9%,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3分。
(4)公用经费控制率(分值8分):本单位2016年度公用经费支出为292.7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为98.66%,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8分。
(5)“三公经费”控制率(分值8分):本单位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数为3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13.15%,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8分。
(6)非税收入管理(分值2分):开远市农办无非税收入,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7)非税收入完成率(分值3分):开远市农办无非税收入,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3分。
(8)政府采购率(分值6分):本单位2016年度严格执行省、州、市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实际采购金额为1.21万元,政府采购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6分。
2、预算管理情况
(1)管理制度健全性(分值9分):本单位已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有财务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并得到有效执行,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8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分值6分):本单位2016年度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过程和手续,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发生,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6分。
(3)会计资料报送的及时性(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按市财政局的要求按时、按质报送部门预算编制、部门决算编制、绩效目标、自评报告和其他资料,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4)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分值5分):本单位2016年度预决算已按市财政局的要求进行了公开,本单位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5分。
(5)资产管理完整性(分值4分):本单位2016年度国有资产采购、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严格按照省、州、市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资产账务管理符合相关规定,账实已相符,资产实物由局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和并指定专人保管,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4分。
(6)固定资产登记率(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进行了资产清查,全部固定资产登记造册,登记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7)固定资产利用率(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全部固定资产实际在用,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三)产出及效率
1、职责履行(分值8分)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自开展统筹城乡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财政支农力度空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不断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加速覆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接近,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得到全面夯实加强。本单位2016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8分。
2、履职效益
(1)经济效益(分值6分):2016年度,我单位完成市里争取到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5个,项目建设资金225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要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将5个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全部安排到贫困村,5个重点村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协助市财政局完成自然村“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申报方案的编制及“建管机制”编制,争取省政府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经费1000万元,投入碑格乡扶贫及大庄乡集镇建设。我办牵头圆满完成了州级对我市的“三农”工作的综合考核工作且按照省、州农办要求,完成了《开远市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情况调研报告》、《开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调查及材料撰写》、《开远市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情况调查报告》、《开远市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完成情况调查报告》、《开远市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及新农村重点村建设调研报告》等一系列农村调查报告。我办积极协助涉农部门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为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6分。
(2)行政效能(分值4分):本单位2016年度不断改善行政管理,加强制度体系建设,2016年根据社会发展及服务对象对本单位的工作要求,本单位改进了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文件,严格资产管理和经费使用,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4分。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分值6分):本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我单位向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问卷调查50份(本单位干部职工3份、服务对象27份、社会公众20份),从收回的调查问卷分析,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本单位干部职工等大部分对我单位的工作现状评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诉求、服务承诺以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均给予了满意的评价,满意率为98%。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6分。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本单位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分为99分,其中:投入绩效自评分为12分、过程绩效自评分为64分、产出及效率绩效自评分为24分。自评结果等次为“优”。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开远市农办通过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进行自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相关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整改措施主要有:对相关的管理制度继续完善。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通过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进行自评,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业行业的资金投入,为开远市农村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通过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我们充分认识到:
1、部门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2、绩效管理不只是财务方面,而是涉及到安全生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3、在抓好财政支出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产出及效率,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化绩效管理考核,将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要加强重点工作督查,对重点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专项督查及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充分体现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权责机制,才能确保各项绩效考核指标保质保量完成。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