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远市卫生健康局
  • 索引号
    000014348/2022-01485
  • 发布机构
    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6-13
  • 时效性
    有效

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部门预算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根据《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开财发〔202261号)的要求,现将我单位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简述部门职责职能

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卫生健康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属中心办公室、人事财务科、检验科、总务科、公共卫生科、美沙酮门诊、艾病科、传控科、项目办等10个科室,主要职能职责: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预防和控制;食品、饮用水、健康相关产品、职业、核与辐射、环境等各项公共卫生监测、评价与服务;疾病 防制和公共卫生的应用性研究、技术指导、培训;健康教育与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灾害疫情应急处置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疾控中心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止202112月统计,单位基本情况如下:在职人员编制56人,其中:行政编制 0人,事业编制56人。在职实有55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55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离退休人员 37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36人。车辆编制6辆,实有车辆7辆。

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1)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开展疾病监测,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开展食源性、职业性、放射性、环境性等疾病的监测评价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公众健康和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

5)疾病病原生物检测、鉴定和物理、化学因子检测、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和不良健康行为干预;

7)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

8)疫情期间对公共场所、服务窗口等人员进行检测 。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高全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为抓手,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主线,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突出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断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相关任务,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加强早期干预,实施疾病预防中长期行动,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开远夯实基础。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一是完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完成春、秋两季灭鼠工作,完成400只老鼠的检测;二是完成城区饮用水192个样和农村水质监测615个样,公共场所卫生监测650家个样;三是按照防治艾滋病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防艾工作任务;四是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完成全市“疾控包”的管理、指导和考核工作;五是定期报送各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完成任务量;六是定时查看冷链设施管养,监督疫苗发放与乡镇卫生院接收使用数据的一致性。七是营造慢性病预防控制有利环境,确保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工作顺利完成。八是加快推进核酸实验室建设,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我单位据《预算法》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在申报预算的同时,设立了主要绩效目标。同时,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绩效工资管理跟踪实施:一是确定监控重点。侧重于将“三公”经费及专项经费收支纳入绩效运行重点监控范围;二是明确监控内容。从绩效目标预期完成情况、专项经费收支情况、项目绩效完成情况等方面明确预算执行绩效运行监控分析要点;三是建立定期报送制度。相关科室每季度按照明确的绩效运行监控分析要点报送相关情况,在规定时限内报送市财政局;四是及时督促整改。根据绩效目标实施情况,分管领导督促各科室结合绩效评审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促进各科室按照年度计划实现绩效目标。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根据《开远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财政经费支出预算的通知》(开财预字〔2021〕1号)疾控中心2021年度部门预算支出批复情况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收入

支出

项目

2021年预算批复

项目

2021年预算批复

一、财政拨款收入

1,205.33

一、财政拨款支出

1,205.33

(一)本年收入

1,205.33

(一)本级财力安排

1,205.33

1.基本支出

917.93

1.基本支出

917.93

2.项目支出

287.40

2.项目支出

287.40

收入合计

1,205.33

支出总计

1,205.33

2.整体收支情况

疾控中心年初预算资金批复为1,205.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17.93万元,项目支出287.40万元。截止20211231日,全年预算资金实际到1,481.3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01.07万元,项目支出560.00万元,其他资金20.28万元。截止20211231日,全年实际支出1,917.9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67.9万元,项目支出771.51万元,其他资金支出178.49万元,预算执行率91.02%

3.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按照相关要求,我单位及时更新完善各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信息公开制度、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公布经费收支情况,确保资金及时下拨支付,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单位财产的安全,加强了对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了各种漏洞的发生,在三公经费的使用上,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规定,支出均在规定范围内。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免疫规划工作:20211-12月辖区0-6岁儿童数27412人,应建证人数27412,实建证人数27412,建卡率 100%。共接种一类疫苗68653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的各类疫苗接种率均达99%以上。 共接种二类疫苗27179支。年度内完成AEFI监测(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监测)3例;年度内完成AFP监测(迟缓性麻痹)1例;年度内疫苗安全事情发生次数0次。

2.传染病防治工作:20211-12月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发病数595例,发病率180.79/十万,死亡60(艾滋病),病死率10.08%。比去年同期(650例)发病数下降8.46%。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85例,比去年同期722例,上升22.58%,发病率为268.91/10/十万,无重症、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单位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传染病卡片数为4279张,及时报告卡片数4278张,审核卡片数4266张,及时审核卡片数4266张,现住址为本地的2606张,含有效证件号卡片数3287张,纳入有效证件号卡片总数3287张,网络正常运行率100%,及时报告率99.98%20217月开远工人医院迟报一例),及时审核率100%,有效证件号完整率100%,综合率99.99%2021年市手足口病(809例)发病较去年同期(626例)上升29.23%,年度手足口病的病例及时报告率100%。开展全市性卫生应急知识培训与演练2次。

3.艾滋病防治:职工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的培训率和知晓率完成100%,住院病人检测率100%,全市艾滋病检测发现率59.31%,艾滋病工作网络网络成员培训率开展疫情报告准确率100%、阳性告知率100%、艾滋病死亡病例报告准确率100%、艾滋病报告质量达标率100%,丙肝工作网络网络成员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00%、疫情报告准确率100%、筛查阳性告知率100%、成功转介率75%、丙肝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比例87%,当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告知率100%,直接管理患者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随访CD4检测率85%,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成功转介率100%,抗病毒治疗覆盖91%,暗娼检测卡持卡率95%,阳性暗娼管理率100%,信息通报率100%,暗娼梅毒和淋病检查率95%,阳性者治疗比例100%,男性行为人群检测并知晓结果的比例100%,梅毒检查率100%,淋病检查率64%,吸毒人群干预率100%。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过去一年治疗病人中服药240天以上病人所占比例达35%,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的HIV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门诊病人HIVHCV和梅毒检测率达90%以上。每个清洁针具交换点覆盖50名以上注射毒品者,针具交换人员HIV检测率达50%以上,针具交换人员美沙酮转接率10%

4.结核病防治工作:2021年全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疑似肺结核患者563例,其中重报47例,住院1例,实际报告515例,转诊512例,转诊率99.42%。总体到位512例(外出3例),总体到位率99.42%;治疗肺结核患者136例,全部患者服用FDC,药品覆盖率90% 按要求规则服药的肺结核患者136例,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成功治疗率100%

5.慢性病防治工作: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年度指标值63个,完成63个,完成100%20211-12月,重症精神病患者在册患者数1518人,年在管患者规范管理人数1422人,规范管理率93.68%;高血压患者建档数21970人,规范管理人数21285人,规范管理率96.88%;糖尿病患者建档数5841人,规范管理人数5659人,规范管理率96.88%;老年人建档数32721人,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25969人,健康管理率68.47%。开展全市“疾控包”的管理、指导和考核工作覆盖8个乡镇(处),覆盖率100%

6.病媒生物工作:开展疟疾“三热”病人血检总计350人份,完成率100%;对乡镇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完成率100%;开展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培训、宣传活动,完成率100%;每月开展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监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完成率100%;开展鼠类疫情监测,捕鼠鼠616只,开展血清学检验155分,开展寄生虫检验300匹,开展春季、秋冬季主要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计制作并发放鼠药82.915吨。

7.水质监测工作:2021年全年共计采集检测水样1103份,其中市政供水(自来水公司)抽检出厂水、末梢水、水源水264份,农村饮用水已完成监测水样716份,实现了全市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全覆盖。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食源性疾病为主,其中全年菌类及其制品中毒食源性聚集性(2人及2人以上)事件调查处置15起,发病36人,死亡3人(砚山县1人),草乌中毒食源性聚集性(2人及2人以上)事件调查处置1起(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9人,死亡0人,事件报告率、及时处置率均为100%

9.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鼠类监测616只,完成率136.89%,鼠蚤300匹,完成率214.29%,血清155份,完成率110.71%。全市全年完成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350份,发生一例尼日利亚输入性间日虐病例,已完成病人追踪及疫源地处置工作,未发生本地病例。完成禽流感环境监测任务10份。开展青少年儿童视力筛查,全市共调查7所学校,共计调查2160人,男女生人数分别为1050人和1110人。其中,幼儿园学生167人,小学生1148人,初中生575人,高中生270人。根据近视筛查标准,本次调查共检出近视991人,近视率为45.88%。人禽流感监测开展风险排查和评估1次,完成禽流感环境监测任务10份。流感、SARS监测工作完成标本采集60份(每月5例),开展重症、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和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疫情调查。手足口病监测完成标本采集60份(每月5例),开展重症、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和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疫情调查

10.其他工作:强化基础党建工作,开展开展基层党员培训10期,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率100%;报送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综治维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保密、普法、意识形态等工作总结33次数,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数(含人员和环境检测数)9667人次;对学校开展营养餐监测评估176所,全省饮用水卫生监测项目84份,完成二次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校园抽检工作20户,年度完成公共场所样品检测2000件,完成医疗机构样品5000件;制作并配发疾病防治知识的各类宣传单107600份;检测绩效分配符合上级部门文件要求,使用规定率100%;年度内通过食源性疾病爆发系统上报相关事件的及时率100%;年度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审核上报相关病例资料的及时率100%;实验到面积占建筑面积比率39.30%A类仪器设备台(件)配置率90.16%,卫生技术人员占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为81.80%;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16267人次,对于健康检查合格及卫生监测检测合格的个人和商家,在检查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可取得相应的合格证明;群众满意度及职工干部满意度均在95%以上。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一是免疫规划工作:年度内预完成AEFI监测(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监测)25例,2021年红财社发〔202172号州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完成监测指标3(人),实际完成19例,故已完成绩效目标。年度内完成麻疹、乙肝抗体水平监测:州级未安排此项监测任务,故无此项绩效目标。

二是辖区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原因是传染病发病率存在时效性,存在偏差,而且目标制定要求过高,导致未能达标。

三是艾滋病防治工作:年度内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目标200例为全市指标,疾控中心任务指标43例,实际2021年全市报告183例,市疾控中心报告43例,对照疾控中心任务指标已完成。丙肝成功转介率、丙肝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比例目标为95%,实际完成成功转介率30.43%、丙肝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比例83.92%,主要原因为:该指标由全市医疗机构完成,由于核酸检测未全部免费,导致部分经济困难病人不愿意接受核酸检测,部分医疗单位无法动员转介。

四是2021年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复审顺利及时通过率为0%,原因为2021省级未组织评审组对红河州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进行复审

三、绩效自评结论

2021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总分为100分,自评分95分,自评为优秀。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本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设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安排。项目绩效目标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已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并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预算编制方法与履职目标紧密衔接,依据充分、数据详实、结构细化。基本支出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正常完成部门职能任务;不存在用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中存在列支基本支出内容或基本支出留有缺口等情况。重点项目资金有来源,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有合理的实施方案。

(二)过程情况分析: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发完善的内控制度,并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要求,落实绩效科室主体责任,并且有效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自评等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与部门整体段性资金支出及绩效目标完成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上报,及时完成预算决算公开。顺利完成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本年度所有收入依法、合规,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减税降费要求;资产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未按预期计划控制完成,“三公经费”控制率242.97%

(三)产出情况分析:对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者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已完结;单位本年度履行职责实际完成工作数95件,与计划工作数98件比实际完成率97%;单位本年度履行职责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95件,与计划工作数98件比完成及时率97%;单位本年度履行职责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95件。年终经上级主管部门考核,顺利通过年终考评。

(四)效果情况分析:本年度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居民健康水平、环境卫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工作得到了持续提高;单位未因廉政问题发生过违纪违法情况;通过对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的调查,对本单位履职效果满意度达到预期目标。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疾控经费投入不足,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乡镇一级办公、门诊设备装配不足,下村经费缺乏,影响疾控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卫生防疫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不高,乡村两级防疫队伍不稳定。

2.全市易感人群各种二类疫苗接种率,相对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

3.部分指标虽然已经完成,但经费使用进度慢,主要原因为年初经费预算通过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有新规定实施,说年度计划有冲突,导致部分经费难以使用。

4.普法宣传力度不足地方、部门和行业负责人的卫生法律意识薄弱,给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较大的阻力。

5.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开展以来,最大的困难有以下两点:一是资金问题,危险因素监测收到财政下拨经费26.58万,远远不能满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需要;其它创建等都没有工作所需经费,工作难以推进下去。二是相关单位对工作不重视。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1.我中心将进一步按照《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细化绩效评价各项目的各项指标,努力使项目资金落到实处,继续做好各项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

2.继续抓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部门协作,做好各类目标人群的干预。一是与各大酒店协作做好大酒店、路边美容按摩店服务小组的干预工作;二是与市工商局协作开展个体户工商户的宣传教育,每年向个体工商户发放宣传品2次以上。三是与城区“三办”协作,在社区中开展妇女预防艾滋病“面对面”宣

传教育活动,城区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四是做好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五是支持“福桐”社会组织开展男男同性恋人群干预。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加强督导工作;加强药品及其他物质管理,保证及时供应。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大规范化门诊建设力度,强化规范管理;加强安全注射,健全异常反应监测、处置机制;做好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管理;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落实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免疫规划督导及综合评审工作。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抓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全面提高突发事件、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以及自然灾害引起的重大疫情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5.通过政府主导,提高各单位对慢性病复审工作的重视程度,按照目标责任、指标体系清单积极开展相应工作;希望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才能有序推进工作全面开展。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病媒生物滋生场所众多,生活习性迥异,病媒生物监测是一个长期的监测任务,只有了解不同病媒生物的习性,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县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可实施性、长期稳定性、安全性、代表性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监测点,才能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

(二)多部门协调,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覆盖面广,涵盖居民区、农贸市场、超市、餐饮行业等,情况复杂。由于各监测点相对固定,因此在确定监测点,开展监测任务之前,开展相关工作的协调会、培训会必不可少,可召集监测点相关单位如居委会、市场管理部、主管人员进行培训,方便监测工作开展。

(三)每月10日前将产科录入的新生儿个案及预防接种信息反馈各卫生院,并按现住址将儿童分配到各卫生所进行建卡、管理。各接种点根据儿童信息下载到客户端再进行后续疫苗接种录入管理接种工作。各接种点负责辖区内儿童的建卡和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证、卡(簿)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四)每季度对防艾成员单位进行工作督导,并及时反馈督导报告,对指标滞后的单位加强督导次数直到有改进为止。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1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附件2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部门预算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