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开远市统计局部门2020年度编报的单位共3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2个。分别是:
(1)开远市统计局;
(2)开远市统计局地方统计调查队;
(3)开远市统计局统计执法大队。
2.主要工作职能。
(1)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市统计工作,承担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建立并管理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宏观数据库。
(2)负责组织实施统计改革的有关工作;建立和完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指标和统计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投入产出调查,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3)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人口、经济、农业普查及专项调查工作;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普查和调查方面的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4)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市性基本统计数据。
(5)组织实施能源、投资、消费、收入、研发、人口、创新、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社情民意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市性基本统计数据。
(6)组织全市的经济、社会、研发、创新和资源环境统计调查;归口管理驻开中央、省、州属单位及市级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
(7)对国民经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8)依法审批或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
(9)管理全市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实施统计数据联网直报,指导全市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10)协助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组织并管理统计科学研究、统计教育、统计宣传、统计干部培训工作。
(11)收集、整理全市有关的统计数据,组织实施有关统计的交流合作项目,开展统计工作方面的资料交换。
(12)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工作,对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执法监督和检查,依法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
(13)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1.2019年年末至2020年初由办公室牵头,各科室整理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并交由财务监督管理科汇总后上报财政部门审批。根据财政部门的批复按照既定目标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2.对财政下达的预算资金执行进行跟踪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并将有关情况向分管领导汇报。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及时开展本部门的绩效自评工作,并按时报送绩效自评报告,同时配合财政部门开展绩效再评价工作。
3.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本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二、部门整体收入支出情况
(一)财政拨款收入
1.市级财政拨款收入
开远市统计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4407699.44元。
无政府性基金收入。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1.开远市统计局2020年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为2982435.24元。
2.开远市统计局2020年财政拨款项目支出为1367415.53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无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通过建立绩效目标,较好实现统计行政工作2020年的整体目标。组织实施能源、投资、消费、收入、研发、人口、创新、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社情民意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市性基本统计数据。对国民经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加强经济运行统计监测,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强化统计服务意识和法治宣传教育,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
(二)整体支出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根据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预算管理,通过开远市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红河州预算单位会计集中管理系统,及时跟踪、反馈、改进、达到强化统计局机关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的目的。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围绕制定的绩效目标,对我单位整体支出进行自查、分析、研究,通过绩效自评,验证我单位绩效目标设定是否明确、有针对性;绩效指标设置是否准确、合理、可量化评价;预算配置是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高效、预算管理是否科学、部门履职是否到位;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市级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
(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2020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和“主动工作年”要求,紧紧围绕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统计监测,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强化统计服务意识和法治宣传教育,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
2.经济效益。
2020年,我局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分析和研判。认真学习落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制度,做好核算各项基础指标的收集、监测、分析、研判,重点抓好农业、工业、建筑业、投资、贸易、服务业、劳动工资等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监测分析,抓好“四上企业”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工作,强化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分析及验收上报,及时做好上级统计数据查询的调查、核实、回复工作。
3.社会效益。
2020年我局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重点做好统计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布统计数据资料,着力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及时发布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和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回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为公众了解知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服务;积极参与“两山”基地、生态文明县市创建、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为各级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统计服务。
4.行政效能
2020年我局持续强化服务意识,配合工信局、经开区等部门做好企业纳规工作的帮助指导。明确分管领导和专人与市工信局联合对符合纳规条件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加强纳规政策制度的宣传动员,帮助指导企业做好纳规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加强对新纳规企业统计数据联网直报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上门服务、远程指导、业务实操、专业培训等帮助企业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业务能力,按时顺利报送月度统计数据。
(五)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和“主动工作年”要求,紧紧围绕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统计监测,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强化统计服务意识和法治宣传教育,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
1.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从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统计工作。局领导班子带头,全局干部职工服从安排参与羊街乡、大庄乡和乐白道街道排查登记和无人管理小区值守工作;与调查队密切配合认真测算全市人口每日主要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提供决策参考;配合市工信局对全市184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做好“四上企业”复工复产问卷调查;认真组织开展“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疫情防控和统计工作两不误、双推进。
2.加强经济运行统计分析研判。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分析和研判。认真学习落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制度,做好核算各项基础指标的收集、监测、分析、研判,重点抓好农业、工业、建筑业、投资、贸易、服务业、劳动工资等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监测分析,抓好“四上企业”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工作,强化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分析及验收上报,及时做好上级统计数据查询的调查、核实、回复工作。
2020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4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排名全州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02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5.74亿元,同比增长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5.48亿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4:39.3:50.3。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85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28.02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工业总产值191.55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3.98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7.57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工业增加值66.63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6.63亿元,同比增长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91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1.2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排名全州第一位。
3. 主动配合做好企业纳规入统。强化服务意识,配合工信局、经开区等部门做好企业纳规工作的帮助指导。明确分管领导和专人与市工信局联合对符合纳规条件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加强纳规政策制度的宣传动员,帮助指导企业做好纳规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加强对新纳规企业统计数据联网直报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上门服务、远程指导、业务实操、专业培训等帮助企业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业务能力,按时顺利报送月度统计数据。2020年,全市新纳规(升规)入统企业6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含去年底升规1户),房地产企业2户,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47户,批发零售企业1户。2020年,我市10家新纳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4.6倍,实现工业增加值0.71亿元,同比增长3.2倍。
4. 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监测。认真落实国家统计标准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质量办法和管理办法,强化部门联动配合和审核把关,与市发改局、市住建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每月组织对各部门新入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认真审核,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和实地核查,努力提高项目入库率。2020年全市新入库项目430个,计划总投资424.57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86个,计划总投资327.82亿元;500-5000万项目237个,计划总投资85.6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1.08亿元。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4.91亿元,比上年增长5%。
5. 强化统计信息公开。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重点做好统计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布统计数据资料,着力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及时发布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和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回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为公众了解知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服务;积极参与“两山”基地、生态文明县市创建、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为各级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好统计服务。2020年全年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统计信息52篇、部门动态32条、部门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预决算、绩效管理信息、国有资产占有情况共19篇、机构编制信息1篇,办理回复州政府统一信箱留言2件,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件,编印《2020年月度开远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手册》(1—12月)《开远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开远市2020年度经济工作手册》,为领导、部门和乡镇(街道)提供好统计咨询服务。
6.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统计法律法规,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统计违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成果,深入开展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刻汲取统计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提高依法统计意识和能力。二是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和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统计各专业年报业务培训、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QQ群、微信群,学习强国、国家统计局在线学习、法宣在线学习等平台、发放《统计法律法规及制度手册》等方式,切实加强统计专业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和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努力做到“四上企业”全覆盖。三是加强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报表培训、实地调研指导、组织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乡级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培训,努力夯实基层统计基础,提高依法履职意识。
四、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20年度纳入市级财政绩效评价的项目共有5个,分别是:红河州第七次人口普查经费12万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经费100万元、社会民生统计调查经费10万元、统计名录库建设及服务业调查经费10万元、节能降耗统计监测经费10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按照我局中长期规划,结合统计工作任务,确定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纳入2020年市级财政预算保障的项目共5个,具体绩效目标设立情况如下:
1. 红河州第七次人口普查经费绩效目标:定期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绩效目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是最基本的国情,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做好民生工作,都需要有详实准确的人口数据,而人口普查就是取得人口数据的重要途径。定期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3. 社会民生统计调查经费绩效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居民的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4. 统计名录库建设及服务业调查经费绩效目标:完善名录库建设,完成新增单位、变更单位、注销单位的信息登记,提高名录库质量。依照省州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及时开展全市服务业特别是重点服务业统计工作,真实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及行业分布等信息,为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促进“商贸城”、“健康城”和“生态城”建设提供统计服务。
5. 节能降耗统计监测经费绩效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云发〔2015〕23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7〕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发挥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我州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三)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采取部门监控方式,利用相关信息系统,紧紧围绕绩效目标,及时掌握绩效运行情况、资金支出进度等,达到强化我局项目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的目的。
(四)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围绕制定的绩效目标,对我单位整体支出进行自查、分析、研究,通过绩效自评,验证我单位绩效目标设定是否明确、有针对性;绩效指标设置是否准确、合理、可量化评价;预算配置是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高效、预算管理是否科学、部门履职是否到位;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市级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
(五)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红河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项目情况。2020年我局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宣传动员和氛围营造、普查区域划分和建筑物标绘、行政数据比对、做好“两员”选聘培训、入户摸底、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比对和入户登记工作,并及时上报数据,衔接人口总量、出生率死亡率、城镇化率、受教育年限等主要数据。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这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专项经费项目情况。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局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为使我市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2020年我局向乡镇拨付七人普工作经费共39万元,“两员”补贴和流量补贴共41.93万元。
社会民生统计调查经费项目情况。2020年我局进一步了解了本年我市居民的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居民普遍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对我市居民的了解和认识。
统计名录库建设及服务业调查经费项目情况。2020年我局积极探索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及时开展全市服务业特别是重点服务业统计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统计数据,真实反映服务业发展信息,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效果显著。
节能降耗统计监测经费项目情况。2020年我局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发挥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度我市GDP能耗下降0.62%,“十三五”期间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0.92%,超额完成州级下达16%的目标任务。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见到一定成效,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同时节能降耗效益进一步凸显。
2.经济效益。
无
3.社会效益。
红河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项目。满足各级政府、企业的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利用要求,为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经费项目。有效促进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国家和我市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
社会民生统计调查经费项目。明显促进住户调查体系健全完善、监测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加强对我市基本社会民生情况的了解。
统计名录库建设及服务业调查经费项目。通过维护统计名录库信息,2020年我市在库法人单位4289个,产业单位1312个。及时、真实的反映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及行业分布等信息,有效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
节能降耗统计监测经费项目。2020年我市GDP能耗下降0.62%,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不断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行政效能
通过对2020年度我局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和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促进我局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局项目绩效目标事中动态监测力度不够,仍侧重于事后评价。由于事中监督力度不够,可能会影响事后绩效评价结果。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因为我局项目之间差异性较大,所以制定指标多为共性指标,个性指标较少。编制的绩效目标不具体,绩效目标未完全细化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部分绩效指标不清晰、可衡量性差。预算编制时对单位情况考虑不全面,没有考虑特殊项目开支,缺乏灵活性、预见性。
六、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预算绩效申报中,我局将细化任务至各个科室,组织各个科室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绩效指标,使其完整反映项目目标。同时,将严格项目管理,指定专人专管项目,跟踪、督促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资金合理、合法、规范使用。
联系人:张艺涵 联系电话:0873-722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