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开财字〔2017〕189号文件精神,现将省统计局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 主要职能
市统计局是主管全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主要职责是:
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市统计工作,承担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建立并管理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宏观数据库。
负责组织实施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有关工作。建立和完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指标和统计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投入产出调查,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统计资料。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人口、经济、农业普查及专项调查工作。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普查和调查方面的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市基本统计数据。
组织实施能源、投资、消费、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社情民意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市基本统计数据。
组织全市及各部门的经济、社会、科技和资源环境统计调查。归口管理驻开中央、省、州属单位及市级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
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依法审批或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
建立并管理全市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实施统计数据联网直报,指导全市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和管理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组织并管理统计科学研究、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工作。
收集、整理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组织实施有关统计的交流合作项目,开展统计工作方面的资料交换。
承办开远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设置、人员情况
目前市统计局共设有行政科室7个,地方事业单位(股级)2个。现有行政编制在职人员9人、地方事业编制在职人员4人。
3.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市统计局除完成常规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调查和监测任务外,还认真落实GDP核算方法改革措施,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GDP核算和2013年以来GDP数据衔接工作,按时完成核算工作任务和数据衔接报送工作。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普查员抽调、培训、普查物质准备等工作。
市统计局承担的国家和省州布置的专项统计调查工作任务有:GDP核算、企业联网直报、投入产出调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统计监测、文化产业统计、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全社会能源统计及监测、服务业统计、妇女儿童监测、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科技投入情况调查、企业创新调查等专项调查任务。
(二)部门预算总支出情况
2016年市财政局年初批复市统计局部门预算总收入312.6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12.66万元。预算总支出287.6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9.01万元,项目支出68.65万元。市统计局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足额保证基本运行。全年工资福利支出经费支出134.93万元,一般公用经费支出43.2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经费支出7.53万元。二是专项资金。全年市本级项目经费支出68.65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资金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部分
2016年市统计局预算基本支出为219.01万元,主要包括人员工资、离退休费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日常公用定额标准等费用。2016年市统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降低一般运行经费、加强项目支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严格执行市里出台的公务接待、出国、会议、培训等管理办法,实行“三公”经费预算和公示制度,有效地控制了“三公”经费支出。实际支出没有超出预算规模、范围和标准,没有挤占、摊派、乱收费和转移“三公”经费支出的行为,所有“三公”经费支出合法、合规。
1.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市统计局公务接待工作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的原则管理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并明确招待用餐档次和限额。要求出具接待函、介绍信和参加人员等明细清单方可报销招待费。明确接待标准。2016年招待费预算实际支出数为2.93万元。
2.严格规范公务用车。2016年实行公务用车改革,无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实际支出数为4.61万元。
3.无出国经费。
(二)专项支出
2016年市统计局专项支出68.65万元。主要是为专项统计调查业务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具体项目有社会民生调查4.56万元,名录库建设4.03万元,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项工作54.10万元、节能降耗统计监测5.97万元。
为保证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是探索绩效跟踪监控,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监控,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部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
市统计局结合工作实际,主要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资金管理、财务信息质量以及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按照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工作时限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进一步分解细化,将责任落实到科室、岗位,使绩效评价指标与部门工作任务紧合起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市财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市统计局认真贯彻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项目资金使用落到实处,履职效益较高,特别是统计能力、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经济普查资料开发、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努力拓展调查监测四个方面。具体完成绩效目标情况有:
一是全市联网直报不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重点服务业单位及具有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等“四上”企业联网直报成果得到巩固;服务业、劳动工资、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联网直报覆盖面更全,并向文化产业、中小企业、农业、开发区(园区)、商品交易市场等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全市219家企业报送率和直报率接近100%。。
二是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定期追踪规模以上企业名录库变动,加强对单位基本信息变动数据的采集更新,按制度要求及时调整变更“四上” 企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加强对“四下” 企业名录库的及时维护和更新,定期采集新注册单位基本信息。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年的180个增加到2016年21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3个增加到50个,2016年当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
三是统计手段有新的升级。为支持联网直报等工作的拓展,加大了网络安全建设和软件正版化的投入力度,更新设备更好适应网络环境,确保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开展。
四是农业普查准备扎实。组织保障有力,机构、人员、经费、职责“四落实”;宣传动员广泛,形式多样;摸底调查核对全面。人员培训、知识更新得到相应加强。满足了各乡镇普查宣传、培训和数据采集的需要。对全市1009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培训,购置PDA高端机20台、低端机100台,购置4台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全市共补助涉农村委会、社区5.6万元前期工作经费。购置普查登记用资料包500个,雨伞1000把,手电筒1000把;印制宣传标语423条。致调查对像的一封信4.6万张。
五是服务领导更加优质,为市委、市政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服务公众更加主动。2016年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跟踪监测,加强对工业、投资、节能降耗、消费品市场、农业生产、房地产开发等运行态势监测,定期发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发布《开远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2期,在开远市统计信息网发布信息72条,开远市统计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公开52条,重点工作通报50条,公示12条。顺利完成统计职称考试报名、准考证等服务工作。
六是专项调查扎实推进。组织开展了人口抽样调查、全面小康建设、投入产出、企业景气、重点服务业等一系列专项调查,统计监测求真务实。对节能降耗、县域经济考核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了非公有制经济、妇女儿童监测、科技投入等一批统计监测项目。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从预算配置情况看,预算资金覆盖所有统计工作的各个需求方面,“三公”经费预算没有超过上年预算安排,市统计局2016年预算资金能保障单位正常运转需要,考虑的因素必要合理,能基本保证人员经费支出和单位全年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对于重点工作的保障资金安排,社会民生调查10万元,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费1万元,统计名录库建设及服务业调查经费10万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专项工作85万元、节能降耗统计监测10万元,统计信息化建设7.13万元,基本保证了全局重点调查工作的需要。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市统计局结转资金已经按照规定报批并纳入下年度预算管理,2016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7.1万元,支出决算为7.54万元,完成预算的44.0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4.61万元,完成预算的69.8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93万元,完成预算的27.9%。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没有发生大于预算数的情况。
2016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5年增加度 4.27万元,增长130.58%。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两年均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1.91万元,增长70.74%,增加原因是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开展的支出。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2.36万元,增长414.04%,增加原因是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开展的支出。从预算管理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办公耗材领用制度、厉行节约、固定资产配置相关规定,对预算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资产管理情况看,固定资产由局专门管理机构服务中心统一进行管理,并立章建制,做到帐帐、帐证、帐实相符,基本无闲置浪费现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统计局在编制部门年度预算时,虽然根据本单位职能职责和年度工作计划,但在2016年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统计信息化建设经费已汇给云南省统计局但一值未开发票,作了挂账处理。
(二)绩效评价管理的意识还不强,业务知识还有待提高。
(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年份,上级会有部分财物的补助。有时会影响本单位预算的执行。
六、工作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明确由相关科室牵头,各科室参与的绩效评价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创造好的条件。
(二)加强队伍建设。要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培育统计调查项目和部门的绩效评价管理队伍,并加强绩效评价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三)建立长效机制。把绩效评价作为本单位的日常性工作,建立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考核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