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19-02804
-
发布机构开远市红十字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0-08
-
时效性有效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开远市红十字会2007年机构单独设置,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内设办公室一个科室,机构核定事业编制4名(含领导正职1名),截止2018年12月31日实有人数3人(其中:公务员2人、机关工勤人员1人),无离退休人员。
2、主要工作职能。
(1)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开展救援、救灾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在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3)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
(4)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
(5)组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6)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7)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8)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市政府委托事宜。
(9)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10)协助市政府开展与其职责相关的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
(11)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12)指导全市红十字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二)部门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开远市红十字会按市财政局要求,从2017年开始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2018年的绩效管理工作中,根据以前年度的工作情况,开远市红十字会将绩效评价工作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根据《开远市红十字会部门整体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部门绩效目标,计划在2019年8月前根据部门职责和2018年部门目标任务,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按规定时限及时完成绩效评价工作。
二、部门整体收入支出情况
(一)财政拨款收入
开远市红十字会部门2018年决算总收入86.73万元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6.73万元,占总收入的100%。与上年对比,收入增加10.16万元,增长13.27%,主要原因是:2018年工资调整,增加了财政补助。
1.市级财政拨款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8年市级财政拨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4.61万元; 行政运行49.24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30.69万元;行政单位医疗2.19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
2018年市级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收入0万元。
2.上级财政拨款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8年上级财政拨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
2018年上级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收入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开远市红十字会2018年度决算总支出合计80.76万元元。全年支出较2017年度增加3.81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工资调整,增加了人员经费支。年末结转结余5.9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5.97万元,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0万元
1.基本支出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77.76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4.61万元;行政运行45.98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24.98万元;行政单位医疗2.19万元。
2.项目支出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3万元,其中:红十字会工作经费支出 3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万元。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紧紧围绕“三救(救灾、救助 、救护)及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任务,找准红十字会工作新方位,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红十字事业新发展。
1.拓展宣传筹资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实现筹资和人道救助实力双提升。
2.抓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提高卫生救护员培训合格率、群众对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率。
3.广泛开展宣传,提高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的知晓率、参与率。
4.夯实组织基础,会员发展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得到推进。
(二)整体支出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成立开远市红十字会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会长任组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对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进程。
1.结合红十字会工作实际,制定绩效目标,合理制订部门预算,根据预算指标配置情况,对实行年度项目资金规划管理;
2.制定绩效管理计划,定期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检查部门整体工作完成进度等形式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支行进行监控;检查是否按照绩效目标和管理制度执行,年度工作是否按进度推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
3.建立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管理,及时掌握单位整体工作完成进度和支出执行进度,以及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2018年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对2018年度整体支出的实施情况、实施结果、资金利用及产生影响等情况做出分析及评价。根据《开远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开财字〔2017〕189号)、《红河州预算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红财预〔2017〕93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市红十字会工作职责,结合州级下达年度任务指标及市级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围绕”三救三献”核心业务、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目标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市红十字会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市红十字会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市红十字会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2.评价方法为:
成立市红十字会绩效评价工作组,用目标比较法、成本效益法、横向比较法等方法对单位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3..评分办法
(1)评价得分满分为100分。
(2)由评价组根据评价情况,对各单项指标分别进行独立打分。
(3)总评价分为各单项指标得分总和。
(4)评价结果:《开远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开财预〔2017〕89号)规定:按照综合得分(S)的分值确定相应的评价等次,评价等次分为优(S≥95)、良(95>S≥85)、中(85>S≥60)、差(S<60)4个评价等次。
4绩效评价工作主要过程如下:
核实数据。对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与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查阅资料。查阅2018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
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完成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形成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绩效评价公开。
(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2018年,开远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三救”(救灾、救助 、救护)“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工作任务,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实现筹资和人道救助实力双提升。完成卫生救护员培训4620人,提高群众对现场救护知识的知晓率。广泛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完成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30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6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例、器官捐献1例。全市辖区7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红十字会;建立红十字会员小组21个(其中:社区红十字会员小组20个);在城乡中小学建立学校红十字会21个
2.经济效益。市红十字会属群团组织,未设立经济效益指标。
3.社会效益。关注人的生命和健康,传播“急救为人人”理念,群众在突发灾害、意外发生的后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扶弱助残、助医、助学、助困,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得到关注。
4.行政效能:市红十字会不断改进文风会风,尽量减少会议次数,缩短会议时间,压缩会议经费支出,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五)年度工作总结
1.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做好“三助”工作。
2018年,市红十字会通过开展“博爱送万家”、“暖学行动”、“博爱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等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山区贫困群众、残疾儿童等解决实际困难。全年筹集价值6.07万元的物资,筹集资金34.65万元,支出资金物资价值34.53万元,困难群众1800余人次(其中:助学132人、助医8人)。
整合资源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及时拨付扶贫捐款27.22万元,支持羊街乡期不底村委会修建下期不底小组至八哥洞小组道路;协调资金5万元,帮助挂钩村小龙潭镇则旧村委会石洞村解决42户144名村民的饮水困难问题。
争取上级红十字会救助项目支持,一是关注贫困白血病患儿,帮助我市3名贫困白血病患儿申请到每人3万元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基金救助。二是帮助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申请到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疗救助项目。
2.关注群众生命与健康,做实应急救护培训。
目前开远红十字会有救护培训师资22人(其中:可参与日常培训工作9人)。2018年1至12月,市红十字会培训初级卫生救护员4620人(其中企业救护员348人)。围绕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服务防灾减灾,扎实推进救护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000余人次。
3.加强宣传,促进“三献”工作。
印制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知识10000份,通过各红十字基层组织在社区居民、农村群众、在校师生中进行宣传,提高“三献”工作知晓率、参与率。1至12月年接受器官捐献、遗体捐献咨询51人次,6名开远市民进行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并领取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卡》。4月14日协助爱心市民姜先生完成逝后捐献器官意愿,共捐献1个心脏、1个肝脏、2个肾脏和2枚眼角膜,为挽救他人生命做出了贡献。9月,志愿者邓永平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挽救1名白血病患者。目前全市有426名市民进行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登记采样,7名志愿者已配型成功并进行了捐献;34名开远市民进行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4.丰富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
(1)围绕“人道——为了你的微笑”主题,于5月7日至13日在全市开展纪念第71个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博爱周”系列宣传活动。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及物品1.5万份,参与市民群众达1万余人次;5月8日,市红十字会在大草原平安小站举行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红十字运动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人道——为了你的微笑”主题绘画活动、红十字拼图比赛等,吸引了500余名市民群众参与。
(2)搭建校、企爱心平台,联合爱心企业开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关爱智力残疾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受益68人。
(3)组织红十字青少年会员500人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的红十字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参加全市防灾减灾日暨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发放应急口哨150个。
四、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18年度纳入市级财政绩效评价的项目共有1个即: 红十字会工作经费项目3万元。2018年开展集中宣传3次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知识1万余人次,指导支持2个社区红十字会员小组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等特色工作。主动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所对市红十字会募捐专户资金使用情况及公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接受审计监督及业务指导。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开远市红十字会参照2017年设立的《开远市红十字会2017年部门整体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总目标为:促进红十字文化传播,提高社会动员能力,促进红十字救灾、救护、人道救助,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红十字社会公信力;发挥红十字会党委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共设三级指标,指标值根据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红十字工作目标确定。
(三)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方案
对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进程。
(1)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内容、绩效目标和管理制度执行,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的阶段性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2)项目实施环境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调整项目实施方案,改变项目实施环境,并分析其具体原因。是否针对变化及时修改完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
(3)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实了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
(4)监控过程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了有效的纠偏措施,整改措施是否明显。
(四)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2018年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对2018年度项目支出的实施情况、实施结果、资金利用及产生影响等情况做出分析及评价。参考《开远市红十字会部门整体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预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共性体系)》设立了绩效目标。收到开远市财政局开财字[2019]210号文件《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后,收集了2018年度开远市红十字会年初预算文件,部门决算数据,年终总结,整体工作完成情况等材料。根据相关资料及指标体系,对应支出数据等结果进行自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过程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18年度部门项目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与2017年度部门项目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查阅资料。查阅2018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
3.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4.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5.项目绩效自评打分。
6.绩效评价公开。
(五)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1.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红十字人道精神得到传播;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器官捐献志愿者增加,志愿者队伍得到巩固,开远市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及捐献成功率全州领先。红十字会内部管理加强、联系群众能力加强,社会公信力提高。
2.经济效益。未设置经济效益指标。
3.社会效益。志愿者、会员、公众的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认同度得到提高。参与有人道关爱、救助的积极性增加。
4.行政效能:未设置行政效能指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评价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由于红十字会工作业务比较繁杂,每年工作重点均会有所变化,在设置绩效评价工作指标体系时,不能够与红十字会业务工作较好结合,对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不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出完成红十字会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太过宽泛,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过于无法进行具化,操作性不强。
六、改进措施
(一)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注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思路,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可信度。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跟踪督查,做到绩效管理有依据、按程序,实现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二)推动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从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入手,借鉴其他部门在绩效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机关统一的绩效考评制度,并将其贯彻到预算申请、预算分配、项目实施和绩效考评的全过程。把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以绩效为导向的编制预算。
(三)是统筹协调,厘定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关节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找到突破口与关节点。财务工作的关节点很多,比如纵向来看,财务数据按照部门细分是什么情况,按照人均是什么情况;个案是什么情况,不同分类是什么情况。在比较中进行分析,才能凸显数据价值,找到问题的节点。找到问题的节点,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得力措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联系人:余志敏 联系电话:0873-7235960
网站支持IPV6滇ICP备2022007294号滇公网安备53250202000205号网站标识码:53250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