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18-03642
-
发布机构开远市红十字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30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红十字会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一、部门基本情况
开远市红十字会2007年机构单独设置,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内设办公室一个科室,机构核定事业编制4名(含领导正职1名),截至2016年12月31日实有人数4人(在职),无离退休人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救助、社会募捐、社会救助、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社区红十字服务、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艾滋病预防与关怀、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和对外交往与合作等。
开远市红十字会根据红十字系统工作的实际,专门设立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16年度总收入88.87万元,其中:本年财政拨款收入85.18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3.70万元;年度支出88.4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3.49万元、项目支出5.00万元;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7.2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5.5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27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48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38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开远市红十字会根据预算法、会计法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了《开远市红十字会财务管理制度》、《开远市红十字会预算管理制度》,2016年专门制定了《开远市红十字会2016年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州、市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红十字会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市红十字会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增加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保证财政预算支出资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市红十字会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二)自评指标体系
市红十字会绩效评价主要围绕部门履职所需的资金投入、预算执行、管理情况;部门资产管理匹配情况;年初工作计划、目标及布置的重点工作任务所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有效措施及目标实现率;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进行。自评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分级分类原则、绩效相关原则。
开远市红十字会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要点 |
评分标准 |
得分 |
投 入(15分) |
目标设定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3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内容与绩效目标是否相符。 |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依据; |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政策依据(1分); |
3 |
绩效指标明确性 |
2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是否根据申报的绩效目标设定,是否做到指标具体、细化、明了。 |
①是否将部门支出绩效目标分解、细化为可衡量、可考证的绩效指标; |
①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分解为可衡量、可考证的绩效指标(1分); |
2 |
||
预算配置 |
预算编制科学性 |
2 |
部门预算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数据详实、结构优化、细化可执行。 |
①年初预算编制是否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 |
①预算编制是否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若衔接紧密得(1分)。经对比,发现一项预算支出与履职目标无关扣0.5分,扣完为止; |
2 |
|
基本支出保障 |
2 |
考评基本支出包含内容的保障情况 |
①基本支出预算是否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 |
根据审计报告及其他检查报告披露或抽查情况,项目支出中存在列支基本支出内容,或基本支出留有缺口。 |
2 |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4 |
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
评价在职人员控制情况。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
①在职人员控制率在100%以下(2分); |
4 |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2 |
本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评价“三公”经费变动情况。“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
①“三公经费”变动率≤0,(2分); |
0 |
||
过 程(27分) |
预算执行 |
预算完成率 |
4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
①预算完成率≤100%(4分) |
4 |
预算调整率 |
3 |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
预算调整情况得分=(1-预算调整率)*标准分(2分) |
3 |
||
结转结余率 |
4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
结转结余情况得分=(1-结转结余率)*标准分(2分) |
3.98 |
||
结转结余变动率 |
3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
结转结余变动率≤0%时得满分;每超1%扣0.5分,扣完为止。 |
3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4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
公用经费控制率≤100%时得满分;每超1%扣0.4分,扣完为止。 |
4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3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三公经费”控制率≤100%(2分);每超1%扣0.4分,扣完为止。 |
0 |
||
资产管理(6分) |
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 |
2 |
部门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了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 |
①是否制定了资产管理制度; |
①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0.5分); |
2 |
|
资产管理安全性 |
2 |
部门所属资产是否保存完整、是否配置合理、管理规范、处置合规、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安全情况。 |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
①资产保存完整得(0.2分); |
2 |
||
固定资产利用率 |
2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情况。 |
评价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
①固定资产利用率≥95%(1分); |
2 |
||
产 出(26分) |
职责履行 |
红十字组织建设完成情况 |
7 |
|
①巩固基层红十字会29个、红十字会员小组21个,指导各公益服务站点正常开展工作; |
①基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员小组,公益服务站点正常开展工作得2分; |
7 |
筹资、救助工作完成情况 |
3 |
|
①完成筹资任务25万元; |
①筹资≥25万元得1分; |
3 |
||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与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
4 |
|
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不少于1000人次; |
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000人次得1分,每少50人扣0.1分,扣完为止; |
4 |
||
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完成情况 |
3 |
|
①年内至少开展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1次; |
①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1次得1分; |
3 |
||
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完成情况 |
3 |
|
①开展器官捐献宣传,提高器官捐献知识知晓率; |
①对比2015年,咨询器官捐献人数增加得1分; |
3 |
||
红十字精神传播工作完成情况 |
4 |
|
①开展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 |
①开展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得1分; |
4 |
||
重点工作办结率 |
2 |
部门(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上级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
指标得分=重点工作办结率×指标分值 |
2 |
||
效 果(32分) |
履职效益(32分) |
社会效益 |
10 |
公众参与人道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程度得到提高。 |
2016年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是否提高;最易受损害群众体的境况是否得到关注; |
通过与2015年对比,公益活动开展的次数、参与红十字人道公益活动的人次、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的人次、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的人数、到红十字会求助人员获得救助的比例提高,则各得2分,若哪一个指标降低,则对应指标0分。 |
10 |
7 |
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人员占总人口比率得到提高。 |
2016年红十字卫生救护员培训全格率是否得到提高;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支持率是否得到提高;对科学急救减少伤残的认知程度是否得到提高。 |
通过与2015年对比,红十字卫生救护员培训合格率提高得2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支持率得到提高得2分;对科学急救减少伤残的认知程度得到提高得3分。 |
7 |
|||
工作效能 |
5 |
通过部门整年度工作在年终考核获得的认可度。 |
以年度上级红十字会考核结果为依据。 |
考核结果:优秀得5分,良好得4分,合格得3分,不合格不得分。 |
5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 |
服务对象满意度是指部门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和个人对安监局在2016年职责履行方面的满意情况。 |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评分。 |
①问卷调查结果为优得(10分);②问卷调查结果为良得(8分;)③问卷调查结果为中得(5分);④问卷调查结果为差得(0分)。 |
10 |
||
合计 |
|
|
100 |
|
|
|
94.48 |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开远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及市财政局对绩效评价的工作要求,市红十字会成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结合单位预算支出实际情况,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于2017年9月25日完成了自评工作,绩效评价工作自评过程具体如下:
1、核实数据。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将2016年度和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查阅资料。查阅2016年度年初预算安排、预算追加、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会计凭证。厘清我会行政事业整体支出预算计划,实地通过人事、财务部门审计实际支出费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了我会行政事业财政预算计划控制数和实际发生支出费用。
3、发放调查问卷。一是对部分社区、街道、学校、机关单位发放2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社会公众的满意度调查;二是召开干部职工、志愿者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5、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
6、形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红十字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目标设置明确、合理合规,公用经费控制度较高,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但部门预算、支付进度率、结转结余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提高。具体情况如下:
(一)投入(预算配置)情况
1.绩效目标合理性(分值3分):开远市红十字会2016年年初按照部门的职责设定了符合本单位事业发展需求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要求,工作任务符合部门发展方向,合理合规,自评分为3分
2.绩效指标明确性(分值2分):绩效指标工作任务明确,并设置了与活动相关的指标,指标易于量化考核,自评分为2分
3.预算编制科学性(分值2分):年初预算编制根据红十字会工作目标要求设置,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详细,可操作性强。自评分2分
4.基本支出保障(分值2分):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部门必要支出有保障。自评分2分
5.在职人员控制率(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编制人数4人,在职在编实有人数4人,实际在职人数与编制数比率为100%,本单位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6.“三公经费”变动率(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为7.29万元,2015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数为1.76万元,本单位“三公经费”变动率为314.2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0分。
(二)过程
1、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完成率(分值4分):本单位年初结转和结余为3.70万元,年初预算为34.25万元,本年追加预算50.93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为0.38万元,本单位预算完成率为103.88%,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3.5分。
(2)预算调整率(分值3分):本单位本年预算控制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3分。
(3)结转结余率(分值4分):本单位本年结转结余率为0.42%,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3.98分。
(4)结转结余变动率(分值3分):本单位本年结转结余率为-89.72%,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3分。
(5)公用经费控制率(分值4分):本单位2016年度公用经费支出为44.91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4分。
(6)“三公经费”控制率(分值3分):本单位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数为7.29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158.47%,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0分。
(7)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国有资产采购、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严格按照省、州、市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资产账务管理符合相关规定,账实已相符,资产实物由会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和并指定专人保管,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8)资产管理安全性(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进行了资产清查,全部固定资产登记造册,登记率为100%,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9)固定资产利用率(分值2分):本单位2016年度全部固定资产实际在用,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2分。
(三)产出
1.截至2016年12月31日,开远市全市辖区7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红十字会;建立红十字会员小组21个(其中:社区红十字会员小组20个);在城乡中小学建立学校红十字会24个。共有团体会员单位26个;已有成人会员2052人,青少年会员8057人,注册志愿者342人。自评分7分。
2.全年筹集救助资金物资价值48.41万元,支出43.62万元,助医、助困、助学共计3600余人次。开展了关爱贫困山区受灾群众、“博爱送万家”、0—14周岁儿童进行先心病筛查等工作。争取到云南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微公益博爱图书角活动项目3个,获得捐赠图书1500余册。自评分3分。
3.培训初级卫生救护员5636人,培训应急救护师资14名。开展世界急救日等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414人次。自评分4分。
4.在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中,集中完成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30人,2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5.宣传器官捐献知识5000余人次,接受器官捐献咨询31人次,完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8人。自评分3分。
6.开展了“红十字博爱周”系列宣传活动,结合社区居民实际需求,指导社区红十字会员小组因地制宜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制作红十字知识宣传品,支持学校红十字会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红十字主题班会”、专题黑板报、手抄报评比、知识竞赛等,打造红十字示范校。2016年,通过公众号发布微信45期次,自评分3分。
7.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自评分2分。
(四)效果
1.社会效益(分值17分)2016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次,参与志愿者138人次,受益群众1225人次。截至12月31日,开远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累计入库396人份,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4例。到市红十字会求助的人员中,符合助医助困规定者,获救助比例达100%。围绕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服务防灾减灾,扎实推进救护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工作,卫生救护员培训合格率达97.32%。比上年增长0.47%。主动联系救护工作数量增加28.57%。在校学生、社区居民对科学急救的认知有所提升。自评分17分。
2.工作效能(分值5分):本单位2016年度工作被州红十字会评定为优秀。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5分。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分值10分):本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我单位向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本单位干部职工发放调查问卷20份,从收回的调查问卷分析,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本单位干部职工对单位的工作现状评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诉求、服务承诺以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均给予了满意的评价,满意率为94.11%。根据评价标准该项指标自评分为10分。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本单位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分为94.58分,其中:投入绩效自评分为13分、过程绩效自评分为23.48分、产出自评分26分、效果自评分为32分。自评结果等次为“良”。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开远市红十字会通过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进行自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公经费”控制不到位,出现临时因公出国,超预算支出。整改措施主要是:一是以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为依据,科学编制2017年度部门预算。二是在日常预算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的审核、跟踪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通过绩效评价为合理分配资金、优化支出提供依据,也为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通过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我们充分认识到:
(一)部门预算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地全面、不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二)绩效管理不只是财务,而是涉及到单位的管理全过程。
(三)在抓好财政支出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产出及效率,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