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
-
索引号000014348/2018-03642
-
发布机构开远市羊街乡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30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 部门基本情况
(一) 部门概况
羊街乡政府机关下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财政所。羊街乡2016年度末实有人员编制76人。其中:行政编制31人(含行政工勤编制3人),事业编制4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5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7人(含行政工勤人员3人),事业人员39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5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约束机制,依法、合理地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预算控制“三公”经费;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做到专款专用。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6年我乡总收入为1994.7万元。总支出为1964.9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91.22万元,主要用于本单位人员支出、单位运行支出及惠农补贴支出;项目支出373.71万元,主要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2016年我乡“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54.65万元,支出决算为31.5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7.24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4.32万元。与2015年相比“三公”经费支出决算略有下降。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我乡预算管理制度正在建设过程中。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本次自评的目的是了解本乡2016年度财政资金预算支出的绩效状况,为今后预算安排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增强本部门支出管理的责任,优化支出结构,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保障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公务服务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2016年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评价指标分为三级,包括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见附表1)。
本次绩效自评主要采用收集相关资料、与上年同期数据比较等办法。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级,综合得分≥95分为优,85分≤综合得分<95分为良,60分≤综合得分<85分为中,综合得分<60分为差。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财政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开财字[2017]175号),结合我单位实际,成立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通过核实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查阅2016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等方法对本单位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评价。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乡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100分(见附表2)。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
我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存在对绩效评价认识尚浅、评价指标体系设置难度大等问题,导致财政支出绩效还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五、相关意见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提供所需相关基础资料,共同完成绩效自评。
2、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3、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4、持续抓好“三公”经费控制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附:
1、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
2017年9月13日
附件1: |
|
|
|
|
|
|||||||
|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指标 |
考评细则 |
指标分值 |
|
|||||||
投 入 |
目标 |
绩效目标合理性(1分) |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1 |
|
|||||||
绩效指标明确性(1分) |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
1 |
|
|||||||||
预算 |
在职人员控制率(1分) |
按在职人员控制率考评,100%以内得1分,超过100%的,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0.1分,直至扣完此项分值.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
1 |
|
||||||||
过 程 |
预算 |
“三公经费”变动率(1分) |
“三公经费”变动率S:0≥S得1分,S>0不得分。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 ×100% |
1 |
|
|||||||
重点支出安排率(2分) |
重点支出安排率S:100%≥S>50%得2分,50%≥S>30%得1.5分,30≥S>0得1分。S=0不得分。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支出合计)×100% |
2 |
|
|||||||||
预算完成率(2分) |
预算完成率S:100%≥S>90%得2分,90%≥S>80%得1.5分,80%≥S>70%得1分。70%≥S>60%得0.5分。S≤60%不得分。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
2 |
|
|||||||||
预算调整率(1分) |
预算调整率S:20%≥S≥0得1分,30%≥S>20%得0.5分, S>30%不得分。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年初预算总支出数)×100% |
1 |
|
|||||||||
支付进度率(4分) |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
4 |
|
|||||||||
过程 |
预算执行 |
结转结余率(1分) |
结转结余率S:10%≥S≥0得1分,S>10%不得分。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
1 |
|
|||||||
结转结余变动率(1分) |
无结转结余资金的单位或结转结余变动率小于或等于零的,得1分,否则结转结余变动率大于零不得分。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
1 |
|
|||||||||
公用经费控制率(1分) |
公用经费控制率S:1≥S>0得1分,1.5≥S>1得0.5分,S>1.5不得分。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
1 |
|
|||||||||
“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三公经费”控制率S:1≥S>0得1分,S>1不得分。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1 |
|
|||||||||
政府采购执行率(1分) |
政府采购执行率S:1≥S>0得1分,1.5≥S>1得0.5分,S>1.5不得分。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年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
1 |
|
|||||||||
预算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
3 |
|
||||||||
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4 |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2分) |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
2 |
|
|||||||||
基础信息完善性(1分) |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
1 |
|
|||||||||
过 程 |
资产 |
管理制度健全性(2分)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
2 |
|
|||||||
资产管理安全性(5分) |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
5 |
|
|||||||||
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 |
固定资产利用率S: S>90%得1分,90%≥S>80%得0.5分,S≤80%不得分。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
1 |
|
|||||||||
产 出 |
职责 |
实际完成率(1分) |
实际完成率S: S=100%得1分,100%>S≥90%得0.5分,S<90%不得分。此项超额完成不加分。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
1 |
|
|||||||
完成及时率(1分) |
完成及时率S: S=100%得1分,100%>S≥90%得0.5分,S<90%不得分。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
1 |
|
|||||||||
质量达标率(1分) |
质量达标率S:100%≥S≥90%得1分,90%>S≥80%得1分,S<80%不得分。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
1 |
|
|||||||||
重点工作办结率(1分) |
重点工作办结率S: S=100%得1分,100%>S≥90%得0.5分,S<90%不得分。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
1 |
|
|||||||||
效 果 |
屡职效益 |
经济效益(20分) |
行政成本控制指标(10分)、财政资金监管情况(10分) |
20 |
|
|||||||
社会效益(20分) |
维稳和安全性(10分)、促进社会保障工作(5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5分) |
20 |
|
|||||||||
生态效益(20分) |
环境卫生情况 |
20 |
|
|||||||||
|
开远市羊街乡人民政府2016年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指标 |
自评情况 |
自评得分 |
|
|||||||
投 入 |
目标 |
绩效目标合理性(1分) |
我单位填报的绩效目标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绩效指标明确性(1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预算 |
在职人员控制率(1分) |
在职人员控制率为86.84%,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过 程
|
预算
|
“三公经费”变动率(1分) |
我单位“三公经费”变动率为-0.03%,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重点支出安排率(2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2 |
|
|||||||||
预算完成率(2分) |
预算完成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2 |
|
|||||||||
预算调整率(1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支付进度率(4分) |
支付进度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4 |
|
|||||||||
结转结余率(1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结转结余变动率(1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公用经费控制率(1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三公经费”控制率(1分)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为57.75%,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政府采购执行率(1分) |
政府采购执行率为95.66%,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预算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相关管理制度均得到有效执行 |
3 |
|
||||||||
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4 |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2分) |
已按规定内容、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
2 |
|
|||||||||
基础信息完善性(1分) |
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
1 |
|
|||||||||
资产 |
管理制度健全性(2分) |
有资产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
2 |
|
||||||||
资产管理安全性(5分) |
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5 |
|
|||||||||
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 |
固定资产利用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产 出 |
职责 |
实际完成率(1分) |
实际完成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完成及时率(1分) |
及时完成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质量达标率(1分) |
质量达标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重点工作办结率(1分) |
重点工作办结率为100%,符合指标评分细则要求 |
1 |
|
|||||||||
果 效 |
屡职效益 |
经济效益(20分) |
年内办公费同比下降15.09%;认真做好各部门监督工作,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
20 |
|
|||||||
维稳和安全生产年内没有事故发生;促进社会保障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为提高各部门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有效建议 |
20 |
|
||||||||||
生态效益(20分) |
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 |
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