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创文固卫

科技感拉满,护卫开远青绿山川~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4-08-12 浏览次数:
2011年,开远市被列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市内石漠化土地面积达73.68万亩,属于典型的造林难地区。
为实现绿色家园的梦想,开远紧盯增绿目标不放松、守护绿色底线不退缩,以技为笔、以绿为墨,十余年间累计造林26.5万亩,青绿山川的梦想正在成真。
 
 
 
 
 
“长翅膀”的青绿梦
 
 
 
 
开远山区广,占全市面积的72%,可谓“小城一座半是山”。
 
 
 
市境内海拔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达1825.6米,其间山地起伏、溶洞广布、溪流发育、山路蜿蜒,大型机械开不上山,给造林和后期管护抚育造成了巨大困难。
为克服山路崎岖的劣势,在雨季来临前,用无人机代替传统人工播种和管护,目前已实现播种、苗木运输和病虫害防治作业。不再修挖造林道路,可以有效降低造林成本,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无人机一次次升降起落之间,“绿色”有了更为丰盈的定义。
 
 
 
“有脑子”的诱虫灯
 
 
 
 
云南是“动植物王国”,也是名副其实的“昆虫王国”,病虫害防治也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如果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将会对本地生态造成巨大破坏,而防治不到位,害虫成灾又会造成经济损失。
 
 
如何两全其美?
开远给出了好办法!
开远每年将化学防治面积控制在总防治面积的15%以内,仅用于对付病虫害最严重的树林。余下的防治任务则采用机械、物理和生物防治等绿色无公害的手段完成。
今年6月,开远为绿林装上了智能虫情测报灯。设备采用太阳能供电,不但可以在害虫繁殖期通过模拟害虫求偶的特定声波气味对害虫进行诱捕,还可以在虫子进入虫箱后,自动进行拍照识别。
 
 
“不休息”的绿色眼
 
 
开远地处干热河谷地带,雨旱分明,每年防火期长达半年。春季多高温大风天气,又撞上春节、清明等人事活动频繁的节日,这让本就不乐观的森林防火态势异常严峻。
林区大,气候干
人事繁,山势陡
巡林难!
 
面对繁琐残酷的现实
开远打出了自己的“王牌”
↓↓↓
2022年,开远通过“红河数字林草视频监控项目”率先在全市林区建成13套双光谱森林防火智能监控和一个总程控制室。
该智能监控设备可以全天候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好似一双昼夜不休的双眼,时时刻刻盯着林子里的一切。
如有火情发生,该设备可对火情火点进行人工识别和判断,为各级指挥中心及时掌握火场信息和有效处置火情提供决策依据。
 
科技“加码”森林防火
智慧森防
防患于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