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创文固卫

“宜民”更宜民~开远这个村的日常,慕了~

来源:市创文办 发布日期:2023-11-14 浏览次数:

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日常的积累,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需要大家的努力,开远市大庄乡作为云南省文明乡镇,拥有怎样的基层治理绝招?今天,我们走进大庄乡宜民村委会,看看这座省级文明村的日常——

走进村委会,只见绿树成荫,鲜花环绕,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两旁,宜居宜业,民族团结等标语醒目可见。

凝聚民心  共谋发展幸福路

宜民村委会是建设大庄水库时成立的建制村,由5个村民小组搬迁合并而成。为了将大家的心聚到一块,一同将日子越过越好,村委会成立了庭院理事会,将全村划分为19个小组,定期由党员干部带头将群众组织起来谈发展、说意见,共同决策村里的大事小事。

渐渐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强了,整座村子形成了意见一块提,有事一起干的积极氛围。宜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灿介绍,一直以来,村委会以党建为引领,聚力为民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村民的困难事、烦心事。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村庄环境更宜居  百姓更幸福

为了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住得舒心,村委会积极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完善村庄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家家户户门前成荫、条条道路干净平整。同时有效盘活集体资产,逐步将村里的闲置场地打造成少年宫、老年幸福院等文化休闲场所,营造出少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文明氛围。

看到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白文龙感慨地说:村子里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基础设施也很齐全。搬来之后,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精神文明的富足  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发展

眼下是冬马铃薯播种的关键时期,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了解种植户情况,以确保大家遇到问题时,村委会能够及时想办法帮忙解决。

据了解,为鼓励群众靠双手致富,村委会规划建设了2600亩高标准农田和旱改水项目,大力发展水稻、马铃薯、小米辣等农作物种植。

文明新风起来  村民生活起来

村庄美,产业兴,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带来了群众思想意识的快速转变,如今的宜民村委会,干群关系和谐、邻里感情和睦,在文明家庭、好婆媳、好儿女、好邻居等先进选树评选活动的激励下,村民们越发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文明新风建设当中,2021年,宜民村委会获得第九届云南省文明村称号。

乡村文明治理出实招全民共建美丽新宜居如今的宜民村委会更加宜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