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创文固卫

开远解放陈列馆开馆~揭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来源:市创文办 发布日期:2023-03-30 浏览次数:

开远解放前,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开远革命者,又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战斗?走进近日开馆的开远解放陈列馆,我们寻到了答案。

一、解放前夜

开远解放陈列馆位于小龙潭镇小寨街中心小学校内,馆前,两棵粗壮的树木枝繁叶茂,分列左右,就像两名站岗的战士默默地守卫着这里。

据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孔令飞介绍,目前这里是省级革命文物和州级文保单位,也是开远第一座反映开远解放历史的陈列馆。

走进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很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展览内容分为“雄狮过江 人间正道”“壮丽红旗如画 磅礴力量似海”“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三个部分,展呈面积近400平方米。

70年多前,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十支队开远护乡第九团(以下简称护九团)的组建地。”孔令飞介绍,地处西南边陲的开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前夕,国民党长期盘据于此,且有重兵把守。虽然解放事业面临严竣挑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远革命者与国民党斗智斗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了开远解放事业全面胜利。


孔令飞进一步介绍,边纵队是战斗在西南边陲的地方革命武装,也是西南地区的革命特色,是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20多个民族组成的人民军队,配合挺进大西南的野战军,为解放大西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498月,滇南地区人民武装整编为边纵队第十支队。根据“每个县委建立一个主力营”的要求,中共开远县委积极筹建开远护乡团。19491218日拂晓,趁国民党第26军集中兵力进攻昆明之机,县委联系各方武装力量发动起义,占领国民党布沼(小龙潭)乡公所,缴获枪支弹药。

孔令飞说:19491218日下午,就是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召开了建军大会,宣布开远护九团正式建立。580余名干部、战士出席了大会,团部设在原国民党乡公所文庙。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钳制国民军流窜壮大,反围剿、迎解放。”

护九团成立后积极投身云南解放的伟大事业,响应支援建水、石屏等地的解放斗争。1950114日,护九团接受国民党义军2000余人;同年118日,护九团配合支持边纵二支队十四团解放了开远,翻开了开远历史崭新的一页。


“在护九团组建地上建设解放陈列馆,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孔令飞说,一是为了讲好边纵故事,把边纵精神传扬下去;二是顺应开远工业基地北迁,把红色基因注入到轰轰烈烈的新时代建设大业当中,共创开远更加美好的未来。下一步,我市将有效利用陈列馆,广泛深入宣传,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开远解放的这段红色历史。


二、特殊客人

开远解放陈列馆才开馆,就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63岁的刘俊辉和61岁的刘俊钦,兄弟俩是当年护九团成员刘发兴的后人。


“我们一听说陈列馆建成了,就立即从城里赶到小龙潭来参观。”刘俊辉和刘俊钦激动地说。

在馆内一面照片墙前,兄弟俩指着一位英武的男子激动地说:“他就是我们的父亲刘发兴。”

随后又指着上方的一张照片说:“他是我们的大舅杨映昆,也是护九团的,后来在剿匪中光荣牺牲了。”

他们拿出手机不停拍照,留下父亲和大舅年轻时帅气的样子。


据了解,刘发兴于2016年去世,平时兄弟俩不少听父亲讲诉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

刘俊辉说:“当看到两位长辈参加革命时的照片,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激动的心情。通过参观解放陈列馆,仿佛跟着父辈的革命历程走了一遍。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会教育好子孙后代不忘过去、珍惜今天,像我们的父辈学习。”

“不忘来时路,激励后人志。”临走前,刘俊辉和刘俊钦在馆内留言册上书写下了这十个字。

三、强国有我

“同学们,请随我来。这里就是护九团的组建地,开远革命先辈为了解放事业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随着开远解放陈列馆的开馆,这里也成为了学校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阵地,老师带着学生在这里开展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据小龙潭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德介绍:“我们将用好开远解放陈列馆,向学生讲好开远的革命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从小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

小寨街中心小学的谭瑞辰同学说:“通过参观和学习,我了解到小龙潭是护九团的组建地以及护九团的历史。身为一名小龙潭人,我感到非常骄傲,我将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谢沂含同学也说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出一份力。”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让我们接力先辈的梦想和精神,去开创开远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