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开远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建”与“管”并重,在改“老旧”、添“硬件”的同时,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落实常态长效管理,让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推出
《老旧小区改造奏响“蝶变三部曲”》
系列报道
——
第三集
《“优服务”“可持续” 探索社会力量共建共管》
临江北小区
如今的临江北小区是一个“智能小区”,监控设备、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系统一应俱全,小区居民生活越来越便捷。
然而,在改造前,小区的问题可不少。这个有着近30年房龄的小区,改造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道路破损、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2019年,小区被纳入我市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后,地下管网更换、外墙翻新、增设绿化……小区焕然一新。但改造结束后不久,小区又面临新的问题:干净的环境如何保持,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为了不让改造后的小区成为“新的老旧小区”,2021年3月,临江北小区成功引入双鼎物业,为居民提供环境卫生治理、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管理等专业化、规范化、便捷化的物业服务,实现由“无人管”向“专人管”转变。该小区从此告别“失管”历史,成为全市首家试点引入物业的小区。
双鼎物业行政总经理朱丽玲说:“我们到业主家了解基本情况和需求,根据小区实际,配备保洁员,每天定时清理小区楼道、外围、垃圾桶。还安排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业主安全。”
幸福在居民“家门口”不断升级
小区居民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和谐新苑小区
物业引入后,如何让管理和服务更加精细化、精准化,也是检验老旧小区是否“改得满意、住得安心、管得长久”的重要指标。
住在和谐新苑小区20多年的居民马自明是小区从旧变新,物业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今年3月,改造后的和谐新苑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院重新修整,小区道路被拓宽,还新建了健身器械、凉亭和休闲座椅。居民们不仅享受到小区环境改善带来的舒心,物业的入驻更带来许多贴心的服务。
永盛物业公司主任张骞文说:“之前小区里没有充电桩,业主都是从家里‘飞线’充电,很不安全。公司入驻后,安装了20多个充电桩,室内室外的都有,基本可以满足业主的充电需求。”
此外,和谐新苑小区还在积极推进由社区党组织直管,物业、业委会、网格员联动的“红色管家”工作体系,以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在共治、共建、共享中进一步提升群众支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

目前,我市已完成8个老旧小区物业引入工作,将物业管理长效运营统筹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监督、管理全过程,全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老旧小区脱“旧貌”换“新颜”
在“改”与“治”精准谋划
建管并重、做实服务
推动“硬实力”“软环境”改善并驾齐驱
才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