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我市第一个卫生大扫除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全民大扫除活动,这是全市33万各族人民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坚决打赢提升人居环境人民战争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市多年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乡“脏乱差”集中整治活动,它表明了开远人民建设美丽开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决心和行动。
当天下午2时左右,市级领导周踊、孔劲松、甘加胜、蒋文革等,来到过境公路至解化厂泵房排洪沟、开四中门口排洪沟处,清除淤泥、打扫卫生。
当天下午,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人民团体、社区(村委会)、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商业门面、小区等区域的广大干部、职工、官兵、学生、业主、群众等都出动参与了大扫除活动。
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管理水平、精神风貌最直观的体现。开远作为一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基地,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给外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环境差。近几年来,通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开远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随着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开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不断上升。拥有更加洁净、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开远33万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面对成绩,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对照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对照先进地区,对照群众期盼,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今年3月省级专家组对开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进行了复审,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清洁城乡环境已到了迫在眉睫、非抓不可的地步。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每月的17日和最后一天是全市的卫生大扫除日,目的是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互相监督、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此次大扫除的范围是城市建成区(东至国家粮食储备库,南至白土墙老收费站,西至解放军第五十九中心医院,北至雨洒高速道口)范围内20个城市社区和36个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村组(含各级各类单位和部门)。重点对辖区集贸市场、沿街铺面、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建筑工地、单位庭院、机关单位、学校、托幼机构、车站、窗口单位、沿街绿化带、交通隔离带、旅游景区等进行清理和卫生大扫除。
大扫除的内容是:全面动员“五小”行业开展搬家式大扫除,对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进行楼群院落卫生清扫;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无污水外溢;做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场所、居民院落物品堆放有序,无乱贴“小广告”,环境整洁;清除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的各类垃圾、建筑废料、废弃物,清洗单位标牌;清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户外广告、门面卷帘门上的乱贴乱画和“小广告”;清除绿化带、隔离带、广场、景区内的垃圾、杂物,做到美观整洁;清除集贸市场内及其周边的垃圾、污水、杂物,做到整洁有序;开展以灭蚊、蝇为重点的除“四害”行动,堵塞鼠洞,消灭活鼠,确保无鼠迹;擦洗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护栏、墙面,清洗地面,保持道路两侧果皮箱、垃圾桶、垃圾箱外观的清洁;垃圾做到及时清运,无外溢、无遗撒,清理城市河道、池塘水体及岸边垃圾杂物,确保水面清洁,岸坡整洁。
为了使我市的提升人居环境深入持久,我市还建立了包保责任制,城区以社区、村委会为单位分为26个卫生片区,乡镇划分为5个卫生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由市级领导、驻开企业、单位领导任片区长、集贸市场场长及街长、河长、路长的中网格,社区干部、住户代表为巷长、楼长的小网格,统一行动、协同推进。
据了解,我市还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和民意测评等方法对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开展情况、整治效果考评,适时将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公示,将考评结果与单位年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年底考核时扣除相应比例的绩效奖励,同时对环境卫生考核合格的社区(村委会)给予4万元财政补助,用于环境卫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