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

开远:人居环境“蝶变” 编织美丽乡村幸福景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4 浏览次数:

近年来,开远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乡村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从村内环境卫生到庭院绿化美化,从污水管网铺设到垃圾分类处理,全方位推进整治工作。如今,这座城市正以实实在在的变化,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让群众在宜居环境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一大早,羊街乡黑泥地社区的保洁队伍就开始清扫社区主干道路。担任保洁员几年来,李存珍的感触颇多: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越来越强,社区里的垃圾少了,家家户户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每天早上扫一次,下午扫一次,社区里里外外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多来游玩的人都说,黑泥地的卫生真不错!”李存珍自豪地说。

曾经,社区卫生依靠“门前三包”来维持,公共区域清洁存在盲区。随着集体经济逐渐壮大,社区组建了2支专职保洁队,对社区主干道、背街小巷进行卫生常态化清扫。如今,社区卫生干净整洁,随着庭院改造、墙面彩绘和绿化提升工程的开展,居民的幸福感也触手可及。

“我们实行‘户收集、乡运转、市处理’的模式,居民把垃圾放到指定位置,由第三方公司清运,统一拉到市里处理。”社区党总支书记钱保兴介绍,这种模式让社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羊街乡已建成2座垃圾中转站,每天垃圾处理量15吨左右。

在羊街乡红土村委会伍家村民小组,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走进村内,村民冯存芬正在自家院子水池前清洗衣物,水流顺着排水管道,流到无动力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成为灌溉农田的“好帮手”。

“以前,村内道路污水横流,蚊虫多。自从有了排污设施,环境越变越好了。”冯存芬笑着说道。

据介绍,伍家村民小组的无动力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站采用“格栅池+厌氧池+无动力生态土壤系统”的组合工艺,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通过前端的格栅拦截较大漂浮物,再自流进入厌氧池,用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再通过生态土壤系统吸附、分解吸收等步骤,降低污水中污染物含量,最后,清水通过出水井排入灌溉渠用于农田灌溉,实现水资源从“源头”到“田头”的高效回用。

多年来,开远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通过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先后投入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资金近三亿元,持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截至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行政村治理率达73.08%。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开远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用“绣花功夫”绘就“水清、岸绿、村净、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