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我州5个县(市)、8个单位、4个驻州部队单位、8名同志受到表彰。为进一步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全面营造拥军崇军氛围,即日起,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我州受表彰的双拥模范城、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双拥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部队期盼新建一个训练基地、人武部期盼修建营房和民兵训练场……开远市以“马上办”的力度投入资金6000万元,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驻地官兵冲锋在前……这是开远市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把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双拥工作核心任务的真实写照。为持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该市把双拥工作列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持续优化双拥工作机制体制,凝聚全社会力量,擦亮开远市全国七连冠、全省十连冠“双拥模范城”耀眼名片。
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到乡村义诊
拥军优属: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今年66岁的陶建友和72岁的陈建都是退役军人,近日,他们来到开远市新美家超市,看到超市在开展双拥活动的宣传牌后办理了拥军VIP卡,还免费领取了一箱矿泉水。“在开远,像新美家超市一样签订了‘拥军协议’的企业和工商户已达31家,涉及金融、旅游、住宿、餐饮、商超等多个行业,为军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其中,多家单位被表彰为市级爱国拥军模范企业。”该市双拥办常务副主任,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建红说,关心现役和退役军人及家属、军烈属,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既是职责也是使命。
家住临江北路的军烈属李昌莲今年82岁,独自生活40多年来,不管是家里漏水还是生病住院,该市双拥办都及时解决老人的困难。“他们都是我坚强活着的有力靠山。”李昌莲说。
2019年以来,该市投入800余万元资金,在三台寺烈士陵园新建了纪念碑、英名墙,修缮烈士墓174冢、集中搬迁安葬72冢散葬烈士墓。今年10月,该烈士陵园被评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
为群众送医药
为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该市在城区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完善7个乡镇(街道)双拥工作组织机制,在78个村(社区)指定联络员,为军人提供零距离服务。吴建红介绍,在扎实做好“三后”工作维护军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开远市委、市政府也特别重视“三前”工作。该市连续19年看望野外驻训部队;积极为部队更新营区周边道路、建设训练基地,为人武部建设民兵训练场等,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大军供站建设力度,高效率保障过往部队给养需求,让军人在备受尊崇的氛围中增添“人民是靠山”的底气。去年12月,该市军供站荣获“全国重点军供站”荣誉称号。
服务中心为退役军人办理相关事项 罗宏伟 摄
拥政爱民:
全力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稳定
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军人职业受到全社会尊重、军人“三难”问题得到解决……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激励着驻开部队官兵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开远市人武部先后组织500多人的强边固防民兵分队3次对口支援河口县;组织2300多名退役军人投入抗疫一线,展现出退役军人和民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责任担当。
为现役军人家属送喜报
——驻开远77126部队结对帮扶羊街乡宗舍村几年来,先后投入240余万元,为村里修建双拥路、扶持产业发展等,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在全省首创“医共体”军地新型医疗委托管理新机制,把军队的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灵泉街道、碑格乡等5个乡镇(街道),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级甲等医院服务,先后减免医疗费达300余万元,推动开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部队官兵先后投入教育扶贫资金30多万元,帮助300多名学生圆读书梦;组织2000多名官兵参加“双拥红军林”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达1000多亩;积极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工作,双拥之花在开远大地绚丽绽放。
退役军人到援军超市办理拥军优惠卡 罗宏伟 摄
近年来,开远市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聚焦“三前”,全方位无条件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巩固“三后”,高标准落实拥军优属政策,为军政军民共创双拥模范城增添强大动力。开远市委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孔劲松介绍,该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凝聚奋进力量,持续深化双拥模范城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