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双拥工作
首页 > 双拥工作 > 正文

厚植双拥情怀 谱写鱼水新篇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4-14 浏览次数:
厚植双拥情怀 谱写鱼水新篇
——开远市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侧记

●记者  李立章

 

 

   4月3日,春意正浓。记者走进开远市,处处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在无限美好的风景中,一块块“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父母”的双拥宣传牌格外显眼。

 

  “开远市委、市政府、驻开部队高度重视双拥工作,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抓手,坚持紧跟改革大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同频共振,推动双拥工作取得新发展,开创了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开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市双拥办主任王路祎说。

 

  开远市之所以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王路祎告诉记者,最关键的就是军地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高度,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视为全市党政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坚持市委书记、市长现场办公,出台一系列文件,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涵,拓展工作领域,完善保障机制。坚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规划方案,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考核“3个纳入”,用制度确保双拥工作有效落实。

 

  “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住进宽敞舒适的新房里,心里特别高兴。”78岁的独居烈属李昌莲大妈感激地说。

 

  李昌莲大妈的丈夫和儿子都是烈士,住房楼层高、老旧开裂,不适宜老人居住,开远市筹资18万余元,为老人购买了一套适宜居住的住房。

 

  为了让优抚对象更有尊严地生活,让现役官兵的“后院、后路、后代”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开远市率先在全省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城乡一体化机制、率先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实行城乡老龄退役士兵免费乘坐公交车并享受政府高龄补贴政策、率先落实无军籍退休职工地方性津补贴。军转干部和随调家属接收安置100%;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100%;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补助兑现100%;有学历提升愿望的退役士兵推荐报考大专院校100%,有就业愿望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安排就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100%;军队退休干部、退休无军籍职工、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率100%;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助兑现100%;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全额资助100%;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二次救助兑现100%;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兑现100%。实现了“4个率先”和“10个100%”。

 

  民拥军,军爱民。驻开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和执勤任务的同时,2016年以来,在抢险救灾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中出动兵力40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清运各类垃圾600余吨,结对捐资助学153人,捐赠35万元协助地方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0余次。驻开某部定点扶贫羊街乡宗舍村,共投入130万元改造机耕道,助推产业发展。2018年,宗舍村已脱贫出列,摘下贫困村的帽子;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共投入240余万元帮扶中和营镇,2019年全镇全部脱贫,该院还为全市人民群众减免治疗费600万元,为各族人民巡回义诊100余次,送医送药价值100余万元,近2万人次群众受益,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2019年“八一”建军节,党政军主要领导为“双拥红军林”揭幕,军民共同种植1万余株湿地松……扎实开展的各项军爱民活动,赢得了驻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系列拥军爱民举措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饱含着驻地部队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热潮在开远大地涌动。(转自红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