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是一座军民深度融合的城市。
近年来,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助推该市连续6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8次荣获云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如今,该市正紧紧围绕新时代新思想,争创7连冠、9连冠……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以来,驻开77126部队官兵满怀爱民情怀,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决心全力支援驻地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场“攻坚战”,驻地党委、政府及各民族群众凝聚拥军力量、情洒军营官兵,开启了“风帆协力鼓起、羽翼共同张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打赢攻坚战 拳拳赤子心
开远市在推进精准脱贫中,凝聚多方智慧、调动所有力量,实现了群众脱贫减贫的预期目标,促进了全民奔小康的步伐。
地处大山深处的开远市羊街乡宗舍村委会大美五村民小组,是一个彝族支系仆拉人的传统村落。因山道崎岖、产业薄弱,被视为脱贫攻坚后期最难啃的“硬骨头”。
77126部队始终践行着“一红到底、敢自当先,守纪如铁、实干为本,逢敌亮剑、不胜不休”的战斗精神与深情为民的优良传统。去年6月,了解到宗舍村片区贫困实情后,立即派出群联干部,与市、乡党委政府及村组干部访贫困、探穷因,问群众期盼、察群众心声,聚众智精准谋划、重实效扶贫扶智,形成了军民同心脱贫攻坚“一张图”的战略部署。
宗舍村片区多个村民小组水、路基础设施薄弱,祖祖辈辈“传承”着人背马驮的农耕模式。破解交通难题,村民期盼修整羊街乡至宗舍村雄箐自然村弹石路,铺垫雄箐至大黑能自然村道路路基,整修宗舍新布泽至新华两个自然村之间道路,新建大美五与小美五两个村民小组两条机耕路、一个灌溉水渠、3个储水池5个小水窖等。水、路建成后,村民更大的愿望是扶持蔬菜产业并建设一座冷库。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靠山’有需求,我们义不容辞!”77126部队官兵们掷地有声地说。为满足群众脱贫梦想,部队于去年一次性出资近60万元,今年又出资40余万元,全力支援彝族同胞决战贫困、圆梦小康。
“亲人解放军的扶持,给全村村民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部队出资购买菜苗,如今9.3公顷以青花菜为主的蔬菜基地正值采摘期。大美五村民小组王建波与王丙龙,看着收获的青花,盘算着0.07公顷(1亩)地、4个月增收2000多元,远远超过了之前每亩地4年的收入,幸福感与获得感倍增。新建的机耕路以及水池、水渠、水窖等,被村民称之为心贴心的帮扶,并将载入彝族山寨新时代新发展的史册。
“我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解放军心贴心帮扶!”看着水、路、蔬菜基地逐步建成,村民倡议在部队帮扶项目地分别立下石碑,并起名为“红军路、红军渠、红军池及军民共建蔬菜基地”等等。
倾情子弟兵 殷殷双拥情
开远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县城,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云南省文明城市”等,有着浓厚的拥军优属传统。近年来,77126部队深感红河州及开远市委、市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拥军热情。
为解决子弟兵的后顾之忧,开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部队一切需求,都必须优先办理”决定。部队家属得到了就业优先安置、官兵子女均被安排到城区最好的学校就读。历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国防教育内容,纳入军地双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内容。率先在全省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城乡一体化机制、率先建立重点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实行城乡老龄退役士兵免费乘坐公交车并享受政府高龄补贴政策、率先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等,形成融合联通的双拥工作网格化运行体系。
去年春节、建军节期间,州委分管领导深入部队走访慰问。去年建军节前夕,我州组织驻州多支部队及驻地群众带着文艺节目及慰问品,在77126部队特别安排了以“红军精神传万代、军地共建永向前”为主题的文艺晚会。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家。77126部队除了帮扶彝族群众脱贫致富外,部队领导主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学龄儿童结队帮扶,走访慰问五保户、特困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医送药,与村民联合举办文艺晚会等,深受驻地群众的好评。据了解,今年以来,部队正在开展“红军精神进万家”活动。目前,已在开远城区10多所学校开展了红军精神宣讲活动,随后,还将到乡镇、农村开展宣讲。
(记者 罗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