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庄乡,看到的是“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民族团结进步的标语,听到的是“红旗水”“团结路”等民族团结和谐的故事,感受到的是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
大庄乡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辖大庄、龙潭、桃树、老寨、宜民五个村委会,共有39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9427人。百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回、汉、彝、壮、苗多种民族,其中,回族有6433人,占总人口的33%。
近年来,大庄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该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倡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大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大庄街上做餐饮生意的马学龙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李波结婚到现在27年了,虽然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民族习惯,相处融洽,家庭幸福美满。
大庄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马勇忠给记者讲起一件真实的事件:20多年前,大庄水库还未修好,村民生产用水紧张。村民为了争水,发生过斗殴事件。后来,村上成立了管水队,按顺序安排用水,形成了不分民族、平等用水,关系和谐的局面。“管水队到现在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管水队公正无私的分水,被群众称之为‘红旗水’,这件事是民族团结的最好表现。”马勇忠说,马勇忠还带我们去参观了他们村的团结巷。一块捐款修路的功德碑伫立在路口,碑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族群众的名字。马勇忠说,大家不分民族,出钱出力,共同修筑了这条象征民族团结的“团结路”。
在“团结路”路边休息的张大妈告诉记者,2001年以前,这条路“很烂很难走”,后来许多好心人捐款捐物修好了这条路。“现在路很好走,非常感谢这些好心人。”张大妈说,她们住的这边是汉族,路的另一边是回族,邻里关系和睦融洽,大家互帮互助,从来没有吵过架。
近几年,大庄乡完成了大庄中心校、开十中整体搬迁办学,建成民族团结广场、便民服务中心、五人制足球场、室内羽毛球场和篮球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民族团结和谐局面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