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开远市四举措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

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4-01-12 浏览次数:

  为全面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远市围绕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等工作,在婚前、孕前、孕期、产后等各阶段,四举措推进妇幼健康工作,更好满足育龄群众健康孕育的需求,让广大群众享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三免两筛”三级预防做实妇幼健康服务 

  “三免”指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两筛”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全市12家妇幼保健机构针对不同婚育阶段的人群,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一是通过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影响婚育和生殖健康的疾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婚育质量,有力促进婚姻家庭幸福和谐,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23年免费婚检3323人。 

  二是通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发现可能影响生育的遗传、环境、心理和行为等风险因素,接受针对性优生咨询指导,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最佳状态和最适宜的时机受孕,避免和降低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2023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334人,免费发放叶酸2258份。 

  三是通过指导孕产妇规范参加产前筛查,应用超声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等适宜技术为孕期妇女提供先天性缺陷和常见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特别是对高危孕妇提供及时“一对一”追踪指导,对确诊的颅脑畸形、内脏外翻、唐氏综合征等严重出生缺陷,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2023年产前筛查率90.95%。 

  四是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患儿早期治疗,有效避免患儿出现残疾。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断、治疗等工作,建立全市各助产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门诊,筛查覆盖面达到100%。 

  阻断“三病”母婴传播,筑牢新生儿防护网 

  自2003年以来,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2012年整合梅毒和乙肝,实施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多年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多部门协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把好婚检、孕检和产检三道关,阻断“三病”(艾梅乙)母婴传播,有效减少疾病代际传递,增进儿童健康福祉。2023年开远市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零传播。 

  “两癌”筛查筑牢妇女健康屏障 

  自“两癌”筛查项目实施以来,开远市组织专家团队免费为35岁—64岁适龄妇女采集标本,检查结束后将所有筛查人员信息录入云上妇幼,进行全过程追踪随访,提升服务水平。2023年,全市开展宫颈癌筛查12555人,查出各种妇科疾病6062人,患病率达48.28%,宫颈癌早诊率90.19%;乳腺癌筛查13135人,乳腺癌早诊率80.64%。宫颈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均已达标,分别为53.43%、55.92%,通过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宫颈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威胁。 

  线上线下开展妇幼健康防治知识宣传引导 

  开远市利用传统节日、卫生健康纪念日主题宣传、大型义诊、制作实用多样的宣传资料、专家宣讲,网络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健康教育宣传栏、村村通小喇叭、电子显示屏传播“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公益宣传片和妇幼健康科普动漫片、张贴和推送宣传标语和电子海报,同时,运用孕妇学校、新婚学校开展妇幼健康科普系列讲座,线上科普竞赛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妇幼健康政策、法律法规和保健知识,普及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科普知识和安全科学孕育新生命方面的知识及惠民政策措施。推动了妇幼健康相关政策措施和服务有效衔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2023年,主题宣传宣讲50余场,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