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
索引号kysrmzf/2025-00477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3-28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市委依法治市办:
开远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认真对照《法治开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开远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聚焦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法治化建设,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1.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一是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作用。收集《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内容制定《开远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普法清单》。并将清单内容列入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切实提升政务系统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提升依法行政意识。
一是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通过全局干部职工大会、窗口人员大会、联席会议等途径让干部职工、窗口人员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窗口部门行业法规的学习。做到尊法、懂法、用法,打造一支工作作风过硬、行为习惯规范的政务服务队伍。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宣传栏提供40余个交易法规文件二维码供经营主体学习使用。在政务大厅资料架摆放《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页及法律法规小册子,方便企业群众查阅获取。
二是大力开展普法宣法。在政务大厅把宣传“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标语列上墙、用LED显示屏进行宣传;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每月普法宣传进小区活动,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00余份,引导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四)推进审批服务法治化。用法治思维为审批服务定规矩、划界限,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目前,我市40家单位共编制公布权责事项6263项,责任事项48822项,追责情形47823项。对27个部门实施的23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五)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推行“综窗办”模式。将15家部门124个审批服务事项纳入集中受理、办理。1-12月累计受理办件741件,试运行至今累计受理办件3406件,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站式”审批模式,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乡镇赋权工作。根据省级文件要求,结合7个乡镇(街道)2023年承接行政职权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动态调整。共调整行政职权12项,其中,收回5项;结合基层需求,下放7项。结合调整情况,同步编制权责清单公布,其中,乡镇共有行政职权8类170项,街道7类121项。
3.园区赋权工作。根据省级文件要求,结合园区功能定位和承接能力将省、州、县三级的6项行政职权赋予园区行使。截至目前,产业园区已开展了“取水许可”审批办件1件,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
(六)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三化”体系建设
1.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进一步提升审批、监管智能化水平。目前,网上可办事项1280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事项1229项,全程网办率96.02%;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98.28%,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受理办件52364件。2024年全市共有监管事项数量939项,录入监管行为2341次。
2.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一是落实“应进必进”要求,将41家单位1116个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中心年均办件量30余万件,群众满意度99.99%。加快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推进审批提速,80%以上办件30分钟以内办结,平均办件时长15.71分钟。二是加强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的建设管理,7个乡镇(街道)、76个便民服务中心(站)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均得到显著提升,办理办件9128件。三是推进老年证、残疾人证等30项高频事项实现“就近办”办理,办件共计27566件。组织全市政务部门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全面诊断、解决事项在办理过程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开展“一把手”走流程40次,发现问题17条,已完成问题整改14条,3条正在按时序推进中。
3.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持续推进“一证即办”“五减一优”等便民服务举措,优化88项政务服务事项、116项内容。1至11月“一证即办”累计办件269676件。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设置综合受理窗口2个,分领域综合受理窗口11个,组建各主题服务专班16个,“一件事”主题事项累计受(办)理各类办件1799件。设置“跨省通办”“省内能办”专窗,累计受(办)理各类跨地区办件71672件。完善“12345”政务热线工作机制,“12345”政务热线共受理各类咨询投诉3864件,办结3717件,受理中147件,并做到件件有回音。
(七)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题
一是落实“惠企减负”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通过简化交易流程,降低投标成本,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参与竞争。1至11月,我市共有29个政府投资项目进场,为495家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共计11387.70万元,减免率为92.01%;投标企业使用保险保函代缴保证金的共656家,代缴金额2771.30万元,占总投标人数的91.88%。自2024年5月1日起,对在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免于收取无失信记录企业投标保证金,极大地减轻企业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整合提供“一站式”项目审批服务。投资项目审批中心共审批投资项目296个、工程项目236件,代办项目报批31个,连续4年全州第一。同时在产业园区、农业园区、市乡两级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共设立11个惠企政策服务窗口,方便企业就近咨询、申办惠企政策。
三是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落实好差评制度,在政务大厅等显著位置设置“开远评议”二维码,引导办事群众和服务对象广泛参与评议。截至目前,政务服务评价总数65605件,好评率100%;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接到投诉件19件,销号18件,1件在受理期限内办理;发挥好政务服务监督员作用,截至目前,开展监督活动4次,收到反馈意见3条,全部完成销号。
(八)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运用“好差评”系统,引导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政务事项结束后实施评价,做到“一次一评”“一事一评”。2024年1-11月,开远市“好差评”评价总数65605件,评价率90.30%,好评率100%。
(九)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基层网上审批服务开展,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共设置7个便民服务中心,下设78个便民服务站。乡级90项、村级45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平台提供办事指南查询和办理、代办帮办服务。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乡镇(街道)承接能力弱。执法权限下放后,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多部法规,执法的专业性较强,乡镇执法人员综合承接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产业园区承接审批有难度。产业园区在承接行政审批职权后,由于无相关行业审批资质,对行业法律法规政策的理解把握还不够精准,还需赋权部门加强配合指导。
(三)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相关数据难以融合对接,并联网络运行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资源暂未充分共享,降低审批服务的效率。
(四)“高效办成一件事”进展缓慢。各行业部门数据不共享,业务不联通,未能发挥部门间协同联动作用,对整合线下联审审批、流程优化再造造成一定影响;个别主题事项因较为冷门、季度性办理等原因未产生办件,制约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有效实施。
(五)学法宣法需加强。干部职工、窗口工作人员对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学习有待加强。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一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业务流程,加大推广应用,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窗”向“一窗”转变。二是推进大综窗改革,逐步整合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合理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三是推进“三区”设置。在政务中心设置法人办事区、自然人办事区、“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增设自助服务终端,确保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持续加大指导培训。赋权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执法培训,梳理过往执法中典型案例进行现场解析,提升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审批服务和综合执法的能力。
(三)做好监管跟踪问效。督促赋权部门指导配合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做好下放职权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确保接得住、管得好。定期开展对下放职权运行情况的动态评估工作,确保赋权工作的实用性和精准性。
(四)加强学法普法宣法。重点抓好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和学法用法、年终述法等重点工作,持续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走深走实。通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各项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着力打造高效便民、依法办事的政务服务法治环境。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开远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