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文件
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
    000014348/2017-03100
  • 发布机构
    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开政办发〔2016〕142号
  • 发布日期
    2017-01-26
  • 时效性
    有效

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远市2016至2017年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开远市20162017年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119

 

开远市20162017年气象为农服务

专项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市气象现代化水平,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为要求,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等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智慧气象、民生气象、安全气象,通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机制,全面提升气象观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由单纯抗灾向防灾减灾抗灾并重转变,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设目标。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运行高效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装备、技术、人才、台站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防御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和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气象事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与“十二五”期间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5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建设任务

(一)推动气象为农服务融入式发展

1.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成立开远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四个全面融入”,推进气象、农业、水务、国土资源等部门在信息、设施、人才、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共用和有效联动,提高现有气象信息和服务设施的社会利用率。建立联合调查、联合会商,联合制作、联合发布等协同服务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服务格局。

2.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纳入政府应急预案体系,编制本乡镇(街道)及所辖村委会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队伍、有信息服务站、有监测预警网络、有风险地图、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有效益评估”的“八有”标准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标准化乡镇建设,其中,中和营镇作为我市标准化乡镇建设示范点进行重点建设。

3.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面向社会开放气象基础数据和气象为农服务基础产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渠道,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为农服务,促进气象为农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强化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二)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1.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完成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的安装、部署和应用。气象部门与水务、文体广电部门共建、共享、共用预警,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共同推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应用,努力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至少有一种手段可以将预警信息在10分钟内传达到市、乡镇(街道)、行政村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2.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灾情上报、灾害隐患排查和重大气象灾害实地调查制度,开展全市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普查。完成暴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3.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气象组织机构向基层延伸,各乡镇(街道)要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建设具有办公场所、人员、制度、标识牌、办公设备等条件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服务覆盖率达100%。涉灾、涉农部门共建、共享、共用气象信息员队伍,把气象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多站合一,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站为农服务的作用和效益。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利用气象信息员管理系统加强对气象信息员履职情况的动态监控,更好地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三)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水平

1.加强重要天气和关键农时气象保障服务。在水稻、马铃薯、水蜜桃等特色作物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或遇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时,要及时向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直通式”服务,服务覆盖率达100%。合理开发利用开远气候资源,趋利避害,降低农业灾害风险,调整农业结构提供科学支撑,2016年将在我市完成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在全市拟推广马铃薯低温冷害防治技术。

2.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开通应用微信公众平台,重点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推广“众包模式”,发展交互式、订单式、精细化、个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

三、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6710月)。成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开远市气象为农服务专家组;与7个涉农及防灾减灾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各乡镇(街道)明确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领导,确保覆盖率达100%;修订完善开远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全市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52个村委会全部制定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成各乡镇(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完成市内涉农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资料收集整理,为农“直通式”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二)实施阶段(20161112月)。建立由气象协理员协同管理和联系气象信息员的工作机制,梳理更新气象信息员名单;组织全体气象信息员培训;开展1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建立室外公告墙、街头报刊栏样式的气象信息宣传栏;推进各部门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发布手段的整合共享,开通气象服务官方微信,实现与水利、广电共建和共享预警大喇叭,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100%;建设完成10要素马铃薯农业气象观测站;中和营镇配合市气象局按照“八有”标准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

(三)考核阶段(2017112月)。考核乡镇(街道)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建设完成情况;开发应用气象为农服务APP;完善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完成暴雨风险区划;完成马铃薯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设,推广适用性农用技术。总结开展气象为农服务专项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报告,待项目检查。

 

附件:开远市20162017年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具体目标

 

 

 

 

 

 

 

 

 

 


附件

 

开远市20162017年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具体目标

 

序号

任务

目标

责任单位

2016

2017

1

成立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机构或在原相关机构中增加气象为农服务协调管理职能。

100%

 

市气象局、市政府办

2

市气象局与涉农及防灾减灾部门(5个以上)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与市民政、国土、农业、林业、水务、供销社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

100%

100%

市气象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供销社

3

各乡镇(街道)明确1名涉农分管领导联系气象工作,并上报1份分工文件到领导小组办公室(气象局)。

100%

 

各乡镇(街道)

4

市政府修订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00%

 

市气象局、市政府办

5

各乡镇(街道)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根据所属区域的气候特点和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制定。

100%

 

市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6

全市各村委会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

100%

 

市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7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次数。

1

1

市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

8

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自建或共建共享),各乡镇(街道)配合市气象局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人员、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标识牌的要求建设完成气象信息服务站。

100%

 

市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9

气象信息员村覆盖率(以中国气象局管理平台数据为准),各乡镇(街道)设置1名兼职气象协理员,各村委会设置1名气象信息员岗位,可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将协理员、信息员姓名、年龄、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气象局)。

100%

 

各乡镇(街道)

10

气象信息员岗前培训率100%

100%

 

市气象局

11

开通官方微信或微博服务。

100%

 

市气象局

12

预警大喇叭行政村覆盖率(自建或共建共享),市文体广电局开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及时通过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村村响”大喇叭播报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共建共享山洪预警大喇叭

40%

100%

市气象局、水务局、文体广电局

13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部推送到行政村的时间。

10分钟

 

市气象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文体广电局,各乡镇(街道)

14

建立完善灾情上报、重大气象灾害实地调查制度。

100%

 

市气象局、民政局、农业局,各乡镇(街道)

15

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完成比例。

100%

 

市气象局、水务局

16

完成暴雨、大风、洪涝等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100%

市气象局、水务局

17

完成暴雨、大风、洪涝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100%

市气象局

18

开展为农“直通式”服务,市农业局、供销社、各乡镇(街道)完成对全市涉农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资料收集,并将相关人员姓名、手机号码、种养殖规模等信息上报市气象局,由气象局将相关人员信息纳入气象短信服务平台。

90%

 

市气象局、农业局、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19

至少建立1块试验田。

1

 

市气象局

20

建立规范化的气象为农服务业务流程和服务体系。

100%

100%

市气象局

21

建立特色农业指标体系数,编制完成马铃薯经济作物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文件。

1

2

市气象局、农业局,各乡镇(街道)

22

建设完成10要素马铃薯农业气象观测站。

100%

 

市气象局、中和营镇

23

照“八有”标准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中和营镇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队伍、有信息服务站、有监测预警网络、有风险地图、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有效益评估”的“八有”标准,完成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

100%

 

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中和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