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解读
  • 索引号
    000014348/2023-00201
  • 发布机构
    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2-02
  • 时效性
    有效

解读《开远市“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开远市“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22年11月24日经第十一届开远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于2022年12月30日以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现将《规划》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为推进我市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省《教育现代化 2035》《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云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加快推进红河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红河州“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开远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等,结合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规划》编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强市体育强市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育,加快推进教育体育现代化,让教育体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 

  三、《规划》研判和起草过程 

  为认真做好教育体育领域重大工程“十三五”总结评估和“十四五”规划设置有关工作。2020年3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通过微信公众号、深入基层调研等多种途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68家市级单位反馈修改意见12条,采纳6条;下属单位反馈修改意见32条,采纳30条。2022 年11 月,由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评审,评审获得通过,并按规定程序完成了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核。 

  四、《规划》工作目标 

  到 2023 年,力争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到 2025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更加多样化、更具特色,职业教育与产业更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教育服务更加公平,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教育开放水平持续提升,青少年体育发展更蓬勃,竞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更普及,全市人民身体素养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体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教育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朝着现代化迈进,教育体育对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体育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州内领先、省内一流”水平。  

  五、《规划》内容解读 

  《规划》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规划背景,回顾了“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发展战略,确立了“十四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第三部分重点任务,规划了“十四五”期间的8项重点项目及列出了7个专栏;第四部分保障机制,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十四五”时期,开远教育体育将以什么思路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开远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推进“体教”融合,促进体育消费内循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是坚持服务开远办教育。立足市情,分类指导、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体推进,在深度融入不断促进教育高水平普及和高质量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开远市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把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摆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师生生态文明意识,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确保7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 

  三是抓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将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学校领导班子共同把思政课作为“学校第一课”抓好落实。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施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优先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逐步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 

  四是着力强化体育锻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作用,开展学生体质和视力监测,发布《学生体质健康蓝皮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倡导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规范小学、初中、高中三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 

  五是着力增强美育熏陶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爱好。 

  六是着力抓实劳动实践教育。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把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必修课,执行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求,在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的同时,每学年设立1周为劳动周,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是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三)“十四五”期间,如何扎根开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科学规划布局,扩大公办普惠资源。规范日常管理,提高幼儿园保育质量。抓好市内一级示范园对口帮扶工作,开展多层次对口帮扶农村幼儿园工作,力争2022年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标。 

  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聚焦“双减”促“双升”,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全面巩固和提升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和水平,补齐现有义务教育发展短板,促使城乡间和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水平、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齐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确保学校硬件达标,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全面压实控辍保学“双线四级”责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是全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大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力度,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改建和扩建工程。紧跟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实施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生涯规划教育等措施,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生涯规划、人格塑造等方面的指导,满足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指导和支持学校根据当前形势,找准办学定位,打造办学特色,实现“特色强校”目标。 

  四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稳步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 

  五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关爱教职工,积极组织开展教职工活动,强化集体认同感,着力培养和评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六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紧紧围绕“数字云南”“数字红河”推进智慧教育,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设智慧校园,发展智慧教育。 

 (四)“十四五”期间,开远市如何深入推进教体融合发展? 

  一是完善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推动休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休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网络。逐步建成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推进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盘活用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加快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二是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依托“足球之乡”、“武术之乡”、“围棋之乡”,整合各体育协会和社会资源,大力发展体育社会力量,着实开展好青少年足球、武术、围棋三项传统项目的训练、比赛和参赛工作;同时开展好常规项目篮球、排球、田径、网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体育舞蹈等的组织、筹备、举办或承办工作。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构建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市、乡、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重点建设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健身场地、村(社区)体育设施等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 

  四是深入推动“体育+”融合。围绕开远的城市定位,不断更新体育理念,推动全市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因地制宜推动“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养老”“体育+信息”的产业融合。 

  五是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加强体育场地、设施、人才和制度建设,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为重点,以增进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质达标为抓手,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六是加快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提升体育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高原亚高原特色体育强州。 

 (五)开远市“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体育局负责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推进教育体育现代化重大问题,依靠部门大协同、大协作,推进“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依法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体育方面,建立投入长效机制,及时、足额拨付各类教育体育项目配套资金,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增加财政预算、加大对教育投入,重点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配套等补短板工程项目。 

  三是完善落实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大教育决策议事协调力度,落实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将教育现代化纳入发展规划,做好与国家规划的衔接,强化目标任务、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协同规划与实施。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加大舆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公众对教育体育工作的认识,强化“教育发展,全民有责”的观念,树立“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理念,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体育事业,共同推动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