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3773
  • 发布机构
    开远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9-29
  • 时效性
    有效

开远县域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回向好势态。

(一)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由负转正,一季度加快8.2个百分点比全国-1.6%7.5个百分点,比0.5%)高5.4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7位,居全州第1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9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27位,居全州第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1-7,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0.62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1-6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26亿元, 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增速比1-6月加快0.6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0位,居全州第1

工业三大门类齐发力。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8位,居全州第2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增速比1-6月加快1.3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32位,居全州第4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2%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9位,居全州第3

建筑业总产值保持个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61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3月回升0.1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79位,居全州第5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82位,居全州第9

批发业销售额由负转正,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3%,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5位,居全州第2;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3%,增速比1-3月收窄9.6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0位,居全州第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23.4%,增速比1-3月收窄17.3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33位,居全州第四位;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21.5%,增速比1-3月收窄18.4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80位,居全州第7位。

(六)邮政通信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7全市邮政业务量同比增长48.2%,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0位,居全州第一位。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20.2%,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65位,居全州第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54位,居全州第2位。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截止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1-6月加快0.9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77位,居全州第4位。

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平稳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呈负增长。1-7月,全市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5.3%,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76位,居全州第5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6%,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71位,居全州第6位。

(九)重点服务业加快复苏。上半年,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增速比1-5月加快2.8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6位,居全州第3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58位,居全州第5位;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2%,增速比1-5月加快1.8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55位,居全州第3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1位,居全州第2位。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5.6%,增速比1-3月加快22.6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3位,居全州第6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1.5%,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1位,居全州第2位;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同比增长40.1%,增速比1-3月加快25.6个百分点,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3位,居全州第2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5.4%,增速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4位,居全州第8位。

在监测的39项指标中,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批发业销售额、邮政业务量、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和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6项指标的速度居全省129个县(市、区)20位,建筑业总产值、餐饮业营业额、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营业收入、人民币存贷余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工资总额和教育工资总额8项指标的速度居全省129个县(市、区)64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