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0394
  • 发布机构
    开远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2-20
  • 时效性
    有效

2019年开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2019年,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着力做好“六稳”各项工作,抢抓机遇,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市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速度“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6.8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好于预期目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1%4.6个百分点,高于云南省(8.1%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优化为9.5 : 39.4 : 51.1

              

(二)工业经济“高开稳走”,行业增长面扩大。全市20个在统大类工业行业中有15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5%,比上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有6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19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53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3亿元,同比增长19.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23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工业增加值57.79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GDP增速快9.2个百分点,高于云南省(增长8.1%11.8个百分点,高于红河州(增长10.3%9.6个百分点,全州排名第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制造业“稳定器”凸显。2019年,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24.1%;纺织服装、服饰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同比增长1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2亿元,同比增长2.3倍。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1%。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8%,同比增长24.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3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发展态势稳定。201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9亿元,同比增长5.6%。全年粮食产量为15.4万吨,同比增长0.8%。蔬菜产量26.95万吨,同比增长18.7%。猪出栏头数138648头,增长6%;牛出栏头数16764头,同比增长6.1%;禽蛋产量14263吨,同比增长6%;肉产量48786吨,同比增长15%

(五)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加快,两个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01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1-11月加快6.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优化为26.3:13.8:59.9

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7.65亿元,同比增长11.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86亿元,同比增长11.5%从商品销售类别看,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9%,中西药材类增长20%,日用品类增长13%,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21%,家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5.7%,金属材料类增长16.5%

2019年,全市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9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比全州高1个百分点,在全州排第一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6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

(六)民生支出继续加大,金融经济稳健运行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7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1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支部、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等八项支出31.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4%,同比增长15%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0.6亿元,比年初增长8%,其中,住户存款138.2亿元,比年初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3.46亿元,比年初增长3.5%

2020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全力抓实各项工作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让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合理区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