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000014348/2018-04967
-
发布机构开远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11-15
-
时效性有效
抓项目增投资 抓产业调结构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新兴动能不断壮大,全市经济延续上半年高开稳走的态势,生产需求平稳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改善。全市经济平稳向好的基础在最后3个月需进一步加强。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5.3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放缓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7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5.3%,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12亿元,同比增长15.6%,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占全部生产总值的38.1%,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57.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8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部生产总值的53.3%,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3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去年同期的8.9:36.6:54.5调整为8.6:38:53.4。
二、新经济动能持续释放
1、传统行业产品链的延伸及转型升级持续推进。1-9月,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8亿元,同比增长50.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3%。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实现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30.2倍,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4.5%。全市服装产量303万件,同比增长10.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风力、光伏新能源合计发电8.3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9.2%。
2、发展后劲持续加强。开远市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重大项目建设。1-9月,全市“四上”企业244个,比上年同期净增1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净增10个。省外实际到位资金87.59亿元,同比增长2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0.77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较1-8月回升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4%)2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省(10.4%)16.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5.19亿元,同比增长33.3%,第二产业投资48.37亿元,同比增长22.8%,第三产业投资157.21亿元,同比增长25.7%。从重点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26.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1%,三次产业比例为21.2:18.5:60.3。民间投资拉动作用增强,1-9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5.2%,拉动总投资增长14.7个百分点。
3、消费转型步伐加快。大昌龙、金方等超市运行良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云南省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额17.73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全部零售额的45.5%。
三、经济质量逐步提高
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9月,在煤、电、农副食品加工、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等重点行业拉动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45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润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4.9倍,扭亏为赢,实现利税14.2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利税增幅止跌回升。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5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税收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44.1%,比1-8月回升15个百分点。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民生支出19.15亿元,同比增长10.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亿元,同比增长38.3%;教育支出4.99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7亿元,同比增长16.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4亿元,同比增长10.8%,公共安全支出1.33亿元,同比增长22.8%。开发就业岗位6814个,完成年计划7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3%,稳定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2%,与1-7、1-8月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温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