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000014348/2018-02237
-
发布机构开远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5-09
-
时效性有效
一季度开远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一、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1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5.33亿元,同比增长12%,经济总量居全州第3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3位,比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位的昆明市五华区(247.15亿元)少201.82亿元。增速居全州第3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27位,云南省高2.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
二、从用于生产总值(GDP)核算的18项指标看,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全州前列
1、1季度,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5.01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州第2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9位。
2、1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21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居全州第5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7位,比1-2月前进2位,云南省高18.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3.2个百分点。
3、1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居全州第1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31位,比1-2月退后12位,比云南省高19.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6.3个百分点。
4、1季度,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增速居全州第1位,与1-2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云南省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全市批发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4.67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居全州第3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31位;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居全州第2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34位。
5、1季度,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余额为350.08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居全州第4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0位。
6、1季度,全市电信业务总量为2.3亿元,同比增长101.9%,增速居全州第3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8位。
7、1季度,全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为8.8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9%,增速居全州第2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49位。
8、1季度,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州第8位,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22位。
用于生产总值(GDP)核算的18项指标中,9项增速排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前50位,有3项排在中间,6项增速排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后面,特别是财政八项支出排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第102位。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平稳向好,实现了“开门红”。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济总量偏低。201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5.89亿元,还比位昆明市五华区今年1季度(247.15亿元)少61.26亿元。1季度全市生产总值比居红河州第1的弥勒市少26.24亿元。
2、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增速回落。1季度,第三产业比重为53.2%,增长6.4%,比重同比下降2.7,比去年4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增速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比去年4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
3、因市辖区内建筑企业资质低,竞争力弱,加之前几年基数高,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放缓。1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5%,同比放缓7.5个百分点。
四、下一步建议
(一)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水平。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工作。继续以高效现代农业园为示范基地和引擎,在产业融合发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等方面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花卉产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优做精第一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着力稳存量、建园区、拓增量,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增长,力争全年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一是坚决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加快园区建设,积极引进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产业“二次创业”,促进工业经济结构更优,效益更好,基础更稳、后劲更强。
二是加快实体经济全面振兴。落实优惠扶贫政策,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协调金融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实施“一站式”服务实体经济。
(三)着力挖掘潜力,提高多元化消费,兴“三新”,壮大服务业。加快体育创意产业园、生活物流园建设,依托龙头企业拓展跨境物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积极引进知名电子平台和企业落户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加快农村淘宝服务站的优化升级。支持金融业服务创新,提高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贡献率。
(四)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项目入库工作。按照保续建、保竣工再保新开工的顺序予以优先保障,确保在建项目资金的连续,突出抓好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切实提高当年竣工项目达产率、新建项目开工率、续建项目竣工率、前期工作项目转化率。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