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000014348/2017-07521
-
发布机构开远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11-27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3月24日
2016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着力盘活存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增量,全市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686770万元,比上年增长9.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9427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3449万元,增长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3894万元,增长9.4%。人均生产总值50487元,增长16.5%。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9%,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3%,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列为10.6:35.2:54.2。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从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看, 2016年,发电量23.3亿度,增长27.5 %。化肥产量52.5万吨,下降20.2%。水泥产量237.5万吨,增长4.1%。二甲醚产量10.7万吨,下降25.2%。实现工业总产值1251306万元,增长11.9%。实现工业增加值379485万元,增长8.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6739万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2457万元,下降5.5%。实现利税总额-138592万元。
建筑业持速发展。建筑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本地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1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4098万元,增长12.4%,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12.7%。
三、农业
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403万元,农村水、电、路、社会事业等基础建设持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投入农林水资金11.6亿元,完成2780件“五小水利”工程,其中:新建141小水窖口,解决了0.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0.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沼气池累计达22787口,沼气用户占全市农户的49.5%。农村太阳能用户达29048户,增长7.4%,农村太阳能用户占全市农户的63.1%。2016年,投入4.4亿元,实施1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帮助5856人改善住房条件。实现1856户6917人贫困人口脱贫销号、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脱贫任务。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182万元,比上年增长5.9%。
完成种植业总产值127089万元,比上年增长5.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09289亩,比上年下降0.8%。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57476亩,比上年下降0.2%。全年粮食产量完成128400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24512吨,比上年增长1.1%,秋粮产量103888吨,比上年增长0.1%。烤烟种植面积31500亩,比上年下降1.6%。烤烟产量4445吨,比上年下降4.4%。蔬菜种植面积达121732亩,比上年下降4.8%,蔬菜产量193088吨,比上年增长2%。
完成林业总产值9901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5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药材产量达2402吨,比上年增长21%,花椒产量达108吨,比上年增长12.5%。扎实开展“五个一批”工程,投入各类资金11.7亿元,新增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农村龙头企业发展到21家。
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35003万元,比上年增长6%。牛出栏26051头,比上年增长15.3%。生猪出栏339058头,比上年增长1.1%。羊出栏65228只,比上年增长12%。肉类总产量达50697吨,比上年增长6.7%。建成55万套种鸡良种繁育基地,商品禽苗销售占全省市场80%以上,家禽出笼1061万只,比上年增长11.5%。禽蛋产量30176吨,比上年增长13.8%。
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面积稳步增加。2016年,完成渔业总产值6297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发展到17563亩,比上年增长16.2%。水产品产量4186吨,比上年增长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68294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实施各类项目444项,涉及投资395.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2个,涉及投资236.7亿元。
三次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5403万元,增长1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54148万元,增长8.4%,其中:非电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09894万元,增长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48743万元,增长15.1%。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5732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45%。大黑山风电、清塘子及驻马哨农业光伏发电工程正式并网发电,苗木交易中心、浙商步行街、红河技师学院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凤凰山森林公园、城乡提升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金方商业广场等项目的稳步推进。
道路交通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69219万元,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公路里程达14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公里,二级公路53.1公里,三级公路125.1公里,四级及等外公路1233.8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商品交易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02230万元,增长15.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68974万元,增长12.6%,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94285万元,增长12.1%。医疗收入15.04亿元,增长19.4%,药品市场销售4.01亿元,下降4.5%。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实际到位资金78.8亿元,增长5.4%,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8.8亿元,增长5.4%。2016年当年签约项目44个,往年签约项目39个。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548人次,比上年增长8%。实现旅游总收入251476万元,比上年增长43.6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4家,其中:二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1家。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16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3228.6万吨,比上年增长9%,其中,铁路运输779.1万吨,增长9.9%,公路货运量2796.8万吨,增长11%。货物周转量完成38201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铁路189006万吨公里,增长9.9%,公路193005万吨公里,增长11%。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73.02万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5773.23万人公里。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拥有营运公共汽车103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75辆,完成客运总量22618万人次。拥有出租汽车386辆,完成客运总量158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052.8万元。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2016年,邮政业务总量1997.8万元,比上年增长29.3%。电信移动等业务收入42051万元,比上年增长49.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68万户,比上年增加3.9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97万户,比上年增加1.83万户。宽带网用户7.58万户,比上年增加3.21万户。按常住人口计算,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23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96部。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支出持续增长。2016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77679万元,增长7.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977万元,增长6%。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61161万元,下降3.2%,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收入完成12569万元,增长1.4倍;营业税收入完成6492万元,下降57.7%;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589万元,下降2%。非税收入完成70816万元,增长15.4%。完成公共财政总预算支出300609万元,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995万元,增长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333万元,下降5.7%。教育支出45688万元,增长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336万元,增长15.6%,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23831万元,增长12.8%。医疗卫生支出43288万元,下降17.2%。农林水事务支25525万元,增长24.3%。住房保障支出14221万元,增长4.2%。
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47175万元,比年初增长10%。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080196万元,比年初增长8.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38614万元,比年初增长21.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振兴“金秋计划”,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率先通过省级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省首批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全市有各类学校60所,其中小学42所,普通中学16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级技工学校1所。有小学教学点90个。全市共有在校学生45353人,比上年增长6.4%。其中:①小学在校学生25141人,比上年增长0.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5%。②初中在校学生10761人,比上年下降0.6%。初中毛入学率103.26%。③高中在校学生4973人,比上年下降0.6%。高中毛入学率85.71%,高考上线率97.7%。④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180人,比上年下降36.1%。⑤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992人,比上年增长9.9%。
全市有幼儿园64所,其中:农村幼儿园2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0443人,比上年下降4.2%,其中:农村幼儿园在园幼儿3071人。
教育投入不断提高。2016年教育支出45688万元,比上年增长4.4%;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4%,累计投入133775万元, 144个“全面改薄”项目和开十中、大庄中心校、碑格中心校整体搬迁等项目开工建设。红河技师学院建成通过验收。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16年,全市科学技术投入815万元,增长10.3%,实施国家、省、州级科技项目13项,获州级科技进步奖5项。全民科技意识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成绩突出。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7个,有村级、社区文艺演出队893支,文艺骨干2845人。公共图书馆1个,有电子图书4.7万册、纸质图书2819种4632册,电子期刊859654册,视频资源950种4747部,电子资源总量5.66TB,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8.07万册。文化馆免费开放项目17项。图书馆免费开放9个服务窗口,全年免费开放3027小时,读者到馆16.7万人次。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5%和99.1%。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定时在迎旭广场、衡泰广场、南院广场开展广场电影放映和免费健身操培训,举办周末广场文艺演出27场,开展广场健身操共867场次,近25.68万人次参加活动。农村电影放映1112场次,城市广场电影放映368场次。举办第二届全民阅读月、“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邮展。中国梦主题书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主线,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展。编辑出版《开远群文》1期,创作舞蹈《撮泥鳅》和《援非抗“埃”天使》、小品《生不生》、音乐快板《防艾宣传栏》、声乐《大步向前》等舞台艺术作品,其中:文化馆少儿艺术团原创少儿舞蹈《撮泥鳅》和少儿合唱《小乖乖、猜一猜》参加第七届“同一片蓝天”新春少儿电视大赛荣获金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开展 “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开远专场演出、“军地同筑中国梦 军民共叙双拥情”和 “中国梦•开远情”下基层慰问演出27场。开展主题为“凝心聚力谋发展 精准脱贫促小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2016年,自然村“四位一体”阵地建设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评审,成功争取2020年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举办权。成功举办了第37届元旦穿城赛跑,“顺辉瓷砖杯”马拉松环保越野赛,“小康杯”首届机关、乡镇(办事处)五人足球赛,第六届“双拥杯”篮球比赛。
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53个,其中:医院30个,门诊所(部)69个。有病床位4887张。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146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218人,其中医生1101人。护士211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7人。全市共设置村医疗点54个,有乡村医生208人,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不断提高,全市参合人数183382人,参合率达99.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补偿596517人次,补偿金额达11278.7万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4.29%。
十一、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南部绿色生态新城建设,打造“生态城”。实施城镇“四治三改一折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新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两污工程,完成旧寨、通灵村等提升人居环境示范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8%,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数达323天,优良率达88.5%。2016年,全市完成面山通道绿化建设1.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2.44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为236.44万吨标准煤(按等价热值计算),比上年上升9.2%,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2.2605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1%。初步测算单位GDP能耗下降3.2%,完成州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二、人口和劳动就业
人口:2016年,全市总人口为33.41万人(常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24.5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3.46%。户籍人口为286089人,其中:乡村户籍人口119381人,城镇户籍人口166708人,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58.3%。
就业:全市从业人员20.9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09万人,第二产业从员人员4.2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68万人。全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3.56万人。发放社会救助资金7400万元。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开发就业岗位8977个,安置就业及再就业6170人,扶贫创业63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182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十三、社会保障
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8156人,比上年增长7.1%,全年基本养老保险收入47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8%,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53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806人,比上年增长2.2%,医疗保险金收入263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支付医疗保险金26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650人,征缴失业保险金额1697万元,比上年下降25.8%,支付失业保险金额1832万元,比上年下降0.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8202人,比上年减少18人,全年征缴工伤保险金额841万元,比上年下降29.2%,支付工伤保险金额550万元,比上年下降21.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002人,比上年增长2.1%,全年征缴生育保险金额703万元,比上年下降42.8%,支付生育保险金额1034万元,比上年增长97.7%。城乡低保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领取低保金人数达23.7万人次,发放低保金6387万元。养老保险金和失业救济金发放率达100%。
十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16年,全年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32元,比上年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9元,比上年增长8.5%。
注:
(1)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工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3)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最终以2016年《开远市经济工作手册》为准,重要指标以州级反馈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