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新兴动能不断壮大,全市经济延续上半年高开稳走的态势,生产需求平稳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改善。全市经济平稳向好的基础在最后3个月需进一步加强。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加,质量继续提升
1-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1.7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51.6%,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同比增长15.4%,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7.2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部生产总值的54.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43.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7个百分点。
二、新经济动能持续释放
1、传统行业产品链的延伸及转型升级持续推进。1-9月,规模以上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7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9%。全市服装产量270.2万件,同比增长86.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9%。二甲醚产量4.92万吨,同比增长3.3%。风力、光伏新能源合计发电7.02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99.3%。
2、发展后劲持续加强。开远市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重大项目建设。1-9月,全市“四上”企业213个,比上年同期净增1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净增6个。省外实际到位资金68.57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9月,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2.11亿元,同比增长7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9.28亿元,同比增长2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4.87亿元,同比增长13.31%,三次产业比例为21.2:24.1:54.7。民间投资拉动作用增强,1-9月,全市民间投资135.5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5.2%,拉动总投资增长13.5个百分点。
3、消费转型步伐加快。大昌龙、金方等超市运行良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3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云南省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额20.26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部零售额的59.9%。
三、经济质量逐步提高
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9月,在煤、电、服装等重点行业拉动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8%,实现利润总额1.44亿元,扭亏为赢,实现利税6.25亿元,同比增长3.6%利税增幅止跌回升。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8亿元,同比增长5.4%,比1-8月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4.7%,比1-8月回升9.7个百分点。
3、“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去年产能取得积极成效,突出抓好煤、电产品延伸,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由资源主导型向多元型支撑型转变。去库存加快推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截止9月末,商品房销售总面积2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比1-8月回升2.3个百分点。企业成本进一步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57.8亿元,同比下降7.2%。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为4.42亿元,同比下降3.6%。短板得到加强,城乡基础设施投资69.63亿元,同比增长30.3%。
4、民生保障不断改善。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9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民生支出19.77亿元,同比增长16.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7.3%;教育支出4.06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9亿元,同比增长23.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7亿元,同比增长10.8%,保障性住房1.04亿元,同比增长3.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6亿元,同比增长15.6%,公共安全支出1.08亿元,同比增长6.2%。开发就业岗位6814个,完成年计划7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3%,稳定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与1-7、1-8月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温和上涨。
云南省开远市东新路219号统计局
0873——723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