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kysrmzf/2025-00627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5-08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围绕“新型工业 生态宜居”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稳经济、增动能、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35057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966万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189635万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1832456万元,增长6.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18.8%、75.0%,分别拉动GDP增长0.3、0.8、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9.4:35.7:5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580元,比上年增长5.5%。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325225万元,增长5.3%;林业产值27214万元,增长6.8%;牧业产值102090万元,下降6.0%;渔业产值4626万元,增长3.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4813万元,增长6.4%。
全年粮食总产量159457吨,比上年增长0.2%。烤烟产量5010吨,增长2.1%。蔬菜产量246120吨,增长1.0%。水果产量98772吨,增长6.5%。鲜切花产量77297万枝,增长4.0%。中药材产量6766吨,增长16.0%。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8570吨,比上年下降6.2%,其中,猪肉产量15329吨,下降7.5%;牛肉产量1887吨,下降2.5%;羊肉产量931吨,下降12.0%;禽肉10423吨,下降4.1%。禽蛋产量14909吨,增长10.4%。年末生猪存栏110647头,下降8.7%;全年生猪出栏150892头,下降6.0%。
全年水产养殖总面积为3510亩,水产品产量1452吨,比上年增长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04458万元,比上年增长4.6%。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43347万元,比上年增长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8.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3.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2%。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化肥产量820985吨,比上年增长13.5%;发电量971411万千瓦时,下降1.5%;水泥产量979347吨,下降27.7%;服装产量375.58万件,下降2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76776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利润总额279793万元,增长5.9%。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6713万元,比上年增长0.9%。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46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48658平方米,下降1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22568平方米,增长2.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9.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4.7%。
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9.4%,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2%;产业投资增长123.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9.4%;工业投资增长99.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8.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2.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807万元,比上年下降58.9%,其中,住宅投资40783万元,下降64.2%。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71118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商品房销售面积109250平方米,下降8.7%;商品房销售额46880万元,下降32.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847万元,比上年增长5.5%。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3816万元,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0031万元,增长5.9%。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119578万元,增长5.6%;餐饮收入84269万元,增长4.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0%,饮料类增长8.2%,烟酒类下降2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1.5%,化妆品类下降8.4%,金银珠宝类下降84.2%,日用品类下降9.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9%,中西药品类下降2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4%,家具类增长86.5%,通讯器材类下降6.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8.3%,汽车类下降18.3%。
全年完成电商交易额3314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29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出口额125836万元,增长13.1%。全年引进项目38个,省外到位资金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9%;实际利用外资186万美元,下降81.4%。
全市有A级旅游景区4个。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69.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95839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989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七、交通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6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1公里、二级公路93.9公里、三级公路166.9公里、四级公路1143.6公里等外公路196.2公里。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58015辆,比上年末增长5.2%,其中,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共69722辆,摩托车88293辆。机动车驾驶员154595人。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289755万元,比上年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3634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税收收入104043万元,增长0.4%;增值税37723万元,下降14.4%。非税收入完成69591万元,增长8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0002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797万元,下降6.3%;教育支出66381万元,增长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817万元,下降1.7%;卫生健康支出27703万元,下降18.2%;农林水支出61130万元,增长2.2%;城乡社区支出42892万元,增长282.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591万元,增长8.2%;交通运输支出7583万元,增长12.0%。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80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1.07亿元,下降3.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9.75亿元,增长0.2%。
九、教育
年末全市有各类学校148所,教职工人数4692人,在校学生51665人。其中,幼儿园93所,教职工1615人,在校学生9539人;小学36所,教职工1488人,在校学生24009人;初中11所,教职工1047人,在校学生12770人;普通高中5所,教职工534人,在校学生532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7人,在校学生23人。
分城乡看,城市学校65所,教职工3179人,在校学生36514人;镇区学校8所,教职工265人,在校学生2921人;农村学校75所,教职工1248人,在校学生12230人。
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7%,初中毛入学率105.62%,中考普高升学率51.97%,高考本科上线率72.03%。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市有文化活动室78个,图书室(屋)9个,农家书屋164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0.59万册,全年免费开放365天,全年到馆读者人数24.11万人次,解答读者咨询21232次。
全市有文艺队伍576个,文艺骨干1479人。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90次,各类文化活动参与人数24万人次。全年免费放映电影1585场次,观影人数12.96万人次。曲艺《三弦情》、合唱《丰收乐作》荣获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
全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6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5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开远南疆酒业甜藠头制作非遗工坊入选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
年末全市有体育设施1084个,城市健康步道70.06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9平方米。全年开展体育赛事、培训活动7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8项,州级6次,市级赛事29项,乡镇级赛事7项,参赛人数2.5万余人。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76个,其中:医院93个,门诊所(部)83个。卫生机构床位5226张,每万人医院床位数162.9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272人,其中医生1535人,护士2826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4.4人。
十一、资源和环境
全市水资源总量3.82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2%。全市有水库19座,水库库容量6639.41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94592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33公顷;森林覆盖率48.75%。
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1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5%。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率99.7%,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94.8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87平方米。
全年单位GDP能耗增长0.1%。
十二、人口和劳动就业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5万人,出生率为7.84‰;死亡人口0.24万人,死亡率为7.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68%,比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7093人,其中农村人口116408人,城镇人口170685人;男性人口142821人,女性人口144272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9.45%,比上年末提高0.17个百分点。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20185个,劳动力就业转移67903人次,新增就业人数51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720人。
十三、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15377人,比上年增长0.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1284人,增长11.1%。全年全市发放养老金135423万元。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531人,比上年下降0.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3020人,增长4.1%。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26974人,比上年增长0.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509人,下降19.5%;参加城镇职工基本生育保险人数30170人,下降2.5%。
年末全市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97人,全年发放低保金3845.96万元。年末全市城乡特困供养人数492人,全年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625.93万元。全年实施临时救助285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93.84万元。
十四、人民生活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53元,比上年增长4.4%。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85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2元,增长6.2%。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52元,比上年增长6.7%。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313元,增长7.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97元,增长5.0%。
注:
(1)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2020年可比价计算。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上年可比价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指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3)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最终以2025年《开远市经济工作手册》为准,重要指标以州级反馈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