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
索引号kysrmzf/2025-00628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5-08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平稳
今年一季度,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和“四个经济”发力,坚决落实稳经济、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经济运行开局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9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47亿元,同比下降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37亿元,同比增长7.5%。
一、农业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5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与2024年全年持平。全市蔬菜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0.1%。水果产量1.4万吨,同比增长58.1%。鲜切花产量3.1亿枝,同比增长2.6%。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7849吨,同比下降5.4%,其中,猪肉产量5334吨,同比下降5.3%,牛肉产量481吨,同比下降9.8%,羊肉产量252吨,同比下降3.4%,禽肉产量1782吨,同比下降4.9%。
二、工业
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03亿元,同比增长4.8%,比2024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
分轻重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
分主要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下降18.5%;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增长67.9%;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33.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8.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0.2%。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化肥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3.7%。发电量30.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其中,火力发电量21.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风力发电量8.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9%;太阳能发电量0.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2%。原煤产量313.09万吨,同比下降22.7%;水泥产量17.6万吨,同比下降29.4%。
三、能源消费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51.0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同比下降15.6%,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6%,比2024年全年加快2.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3.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2.8%,第一、二、三产投资比重结构为1.9:69.5:28.7,
产业投资稳步增加,民间投资略有下降。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6.3%,占总投资比重为29.4%;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总投资比重为71.4%。
五、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
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0%,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4.2%,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60.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比2024年全年加快2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7亿元,同比增长26.3%,比2024年全年加快58.3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94亿元,同比下降4.5%。
六、消费市场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0亿元,同比增长5.7%,比2024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83亿元,同比增长5.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67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实现商品零售总额33.02亿元,同比增长5.8%;餐饮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4.2%。
七、规上服务业
一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13.9万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6.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180.5万元,同比增长48.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381.6万元,同比增长6.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73.2万元,同比增长22.0%;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1281.1万元,同比下降5.6%;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2083.5万元,同比下降8.7%。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立足自身发展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州市发展大局,持续在深化改革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消费潜能上下功夫,进一步释放区域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能,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