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监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81544-661
  • 发布机构
    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3-01
  • 时效性
    有效

开远市市场监管局关于2017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通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经局党组同意,现将2017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公布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 

  截止2017年底,全市特种设备数量(在册)共有4464台,在用3825台,停用639台。其中:锅炉300台,压力容器2799台,电梯659台,起重机械533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57台,大型游乐设施16台(套),在用6台。另有工业管道163.5千米,在用气瓶3万余只。一年来共办理特种设备告知178台,注册登记(不含变更换证)164台。 

  (二)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经营情况。 

   截至2017年底,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体充装)单位10家,移动式压力容器1台及气瓶充装单位6家、气瓶检验单位2家,涉氨制冷企业4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约268家,特种设备经营单位2家。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事故发生情况,2017年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三、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节假日、重要时段等安全专项检查。 

  抓好“元旦春节”、“五一”、“六月安全月”、“中秋国庆节”期间的安全检查。由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对辖区内的大型企业、医院、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工程领域特种设备开展集中检查,以大型游乐设施、电(扶)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为重点设备,并对发现的问题,当场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两节、两会”等节假日、重要会议、重要时段期间的特种设备安全。 

  (二)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燃煤锅炉专项整治。 

  1、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印发《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办发〔2017〕41号)要求,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以及整治的内容和整改时限。 

  2、整治的工作措施。一是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为确保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治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局统筹结合其他相关工作共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二是结合安全隐患、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回访、群众举报投诉等线索开展燃煤锅炉治理。三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局积极与检验、检测机构对接,根据省州质监局的文件要求对“严控区”范围内的锅炉已实施停止检验的措施,确保燃煤锅炉到期后进行使用并积极推进燃煤的升级更新工作。一年来,我局已共出动检查人员68人次,检查企业近50余家次,锅炉75台,涉及“严控区”内的锅炉企业18家次。属于“严控区”内的锅炉已停止使用25家次,锅炉30台。大部分企业使用的燃煤锅炉已经停止使用,部分企业的燃煤锅炉已进行了整改,一部分整在整改中。 

  (三)开展全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今年4月,根据《省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履行牵头部门职责,组织全市各乡镇、部分安委会成员单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部署暨培训会,积极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开展排查情况的上报工作,各乡镇、相关行业企业均能每月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开展各种辖区和行业领域特种设备隐患的排查工作并上报报表。全面的落实了上级文件精神。 

  (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今年7月以来,根据各级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工作机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大检查工作计划。组织力量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为开展好此次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强化企业自检自查,定期排查隐患。结合前期省州市安委会的要求,我局组织并动员全市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严格开展企业自检自查、排查隐患,并要求每月上报排查情况。企业报送了自查自改隐患,并要求全部整改完毕。 

  2、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大排查。以问题为导向,一是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参加了对全市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企业、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大检查。二是配合州质监局开展对油气输送管线(城市燃气)、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大检查工作,我市涉及油气输送管线企业为开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以及途径开远辖区的部分中缅油气长输管线(共6.4千米)的情况进行了摸排工作。三是开展对开远市热电汽产业园、轻工业园等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了输送蒸汽的压力管道、蒸汽流量计的安装使用情况,要求使用单位明晰产权,严格执行“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要求。四是开展对大型游乐设施安全专项检查。督促我市台杰游乐中心在用的6台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评估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和运行前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节日期间的设备安全运行。五是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检查。对全市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使用特种设备9家企业开展了检查,并按照要求对3家单位建立了档案。六是开展电梯安全大检查。一是利用节假日对医院、宾馆、超市、住宅小区在用的电梯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电梯使用安全;二是继续推进我市在全州率先推行的电梯安全使用标志标准化管理工作。将统一印制的“电(扶)梯安全责任公示牌”、“电梯安全警示标志”、全部发放到全市659台电(扶)梯使用单位,实现了全市电梯统一“换装”规范化管理。 

  一年来,我局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384余人次,车辆128台次,共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68家,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0份,共排查出各种隐患80余条,已消除隐患72条,其余8条隐患正在整改中;编写信息13条,部分信息被州质监局、市局网站采用。 

  (五)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措施 

  一是继续推进实施分类分级监管。以风险识别、控制理论为基础,强化对高风险特种设备的重点监督检查,有效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守住安全底线,监督检查重心下移,发挥市、乡镇、村三级属地政府部门管理优势及基层作用,制定针对性强的检查计划,并开展本辖区监督检查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专家库的作用。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基础建设,调整完善特种设备专家库,实行专家参与检查、专家评审工作模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开展联合大检查。积极配合小龙潭镇、羊街乡、中和营、大庄所等开展的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活动。有力的打击了该区域内的燃煤锅炉、起重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顽疾”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是开展对数据库的清理工作,实行动态监管。充分运用全省特种设备综合业务监管系统,在把设备细分到各基层所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各项数据,加强动态监管,确保内容完整、信息共享,实现全覆盖、无缝隙,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五是在全州率先推行全市电梯安全使用标志标准化管理。由我局统一印制电(扶)梯安全使用标志、标识,将发放到全市569台电梯,实现了全市全部电(扶)梯统一使用标识、标志规范化管理。 

  (六)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一年以来,利用“3.15”、“6月安全月”等活动,组织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宣传画册,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宣贯;通过“市场监管面对面”、 “开远热线”等形式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宣传;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等新颁布安全技术规范及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宣贯培训,共对全市重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保单位培训120余人。发放(《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等宣传安全生产大检查宣传材料40余份,传阅100余人次。 

  (七)坚持服务为先,助推企业发展。 

  开展重点工程、项目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注重监管和服务并进,寓监管于服务。一是监管方面,坚持依法治特,盯住重大项目、重点区域,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二是服务发展方面,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以宣导在先,优质服务,对我市在建的“开远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开远市轻工业园”、“大唐电厂产业园”等项目在用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工作。为项目方提供特种设备政策法规、现场管理、技术应用等指导和宣传等服务,既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既助推企业发展、惠及民生。 

  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年来,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各节假日、重要时段等期间的安全检查、“特种设备三大战役”、“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系列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1、特种设备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特种设备质量、安全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特种设备的使用需求不断加大,目前特种设备的质量、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对特种设备质量、环保和安全的投诉增多,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极易引起社会较大关注,甚至成为公共安全事件,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企业安全主体意识淡薄,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管理,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存在安全隐患,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部分设备存在超期未检、作业人员无证操作、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 

  3、监管力量、装备和特种设备数量不匹配。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特种设备相关各方的安全责任还有待进一步延伸落实,由于工作职责尚未明确,基层市场监管所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安全监管人力物力与设备增长数量不匹配。二是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4、动态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数据库错乱数据仍然较多。基层局权限受限,系统数据库维护清理不及时,检验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系统仍存在沉淀数据、僵尸数据。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转变思想、适应新常态,严格我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将继续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这条工作主线,严格落实制度措施,强化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全力维护特种设备安全。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严格落实《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我市特种设备工作压力大,任务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开展企业自检自查整治活动。 

  2、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展“打非治违”,强化特种设备专项治理隐患排查工作,对未能及时整改到位的隐患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到、到期未整改企业依法进行严厉查处。 

  3、继续加强宣传和培训。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的投入,强化新法规、规范的教育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持证率、设备注册登记率达95%以上。 

  4、继续开展重大危险源、对涉氨企业、危化品企业整治的专项整治。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5、盯紧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聚集场所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力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安全不出事故。 

  6、按照全市有关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的有关要求,开展好全市建成区燃煤锅炉的专项整治和淘汰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任务。 

                     

                                                                                                                                                                                                      开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2月11日